1第十章(4 / 5)
好了包子,食堂会在每天晚上派车到唐莳家里上货。这样一来唐妈妈还省了煤气费和蒸包子的工夫。唐莳回家跟唐妈妈商量了一下,觉得此举是双赢的事儿,乐颠颠的同意了。
这回唐妈妈又是摸了摸唐莳的脑袋,真心实意的说道:“我儿子长大了,能帮妈做事了。”
从小摊子转向大窗口的结果就是唐妈妈的包子卖的更火了。因为食堂老板除了承包学校的食堂之外,自己还有个中档酒店。在尝过了唐妈妈的包子后,食堂老板有意将包子送到自己的饭店当做早餐,结果毫不意外的赢得了客人们的称赞。于是食堂老板毫不意外的扩大了自己的进货渠道,每天要从唐妈妈这里进的包子,从五百上到了一千。
如此一来,唐妈妈这种仅靠一己之力的小作坊模式就受到了大大的限制——就算唐妈妈放弃每天早上出摊,她一天也只能包六七百个包子,食堂老板的订货量,是她完全应付不来的。
不过生意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解决原材料的问题,何况这是扩大生产能赚钱的好事儿。食堂老板再跟唐妈妈商量过后,让唐妈妈放弃包包子的程序,只负责和馅发面,食堂老板会派人将食材拿回去自己找人包包子,虽然口感比不上唐妈妈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但胜在量大,材料充足,也弥补了一些口感的差异。
发展到后来,食堂老板又动了开食品厂的心思。毕竟市面上的速冻饺子市场很不错,而包子转化为饺子,也不过是发面的火候还有外形上的事情。唐妈妈乃是面案出身,发包子面和发饺子面对她来说都不算什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两人不能一起合作,食堂老板以资金入股,唐妈妈以少量资金和技术入股,两人合伙开一家食品厂呢?
食堂老板的提议让唐妈妈很是心动,回家的时候也跟唐莳商量过两句。唐莳虽然有两辈子的经验,也在写小说的时候为了开金手指,查过各种各样的商业资料,但看花跟绣花是两码事,跟食堂老板这种“奸商”合作,还得慎重考虑。
好在唐莳跟唐妈妈虽然没有商业谈判的经验,但也明白这是件好事儿。而且他们两个没有经验,但是陆衡之他爸妈有啊!本来唐妈妈为了保证包子的口感,进货的包子面和猪肉就是在陆衡之他爸的粮食公司进的。而陆衡之他爸妈欣赏唐妈妈的手艺,也曾三番五次的提及两家合伙,一起开个早餐铺子来经营,这样赚的钱多了,唐妈妈也不用太辛苦。不过唐妈妈一直觉得自己家的经济实力不行,勉强跟着陆衡之家里合作,有占便宜之嫌,因此一直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