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救命(8 / 13)
的人都呆住了!“也许……也许是他没有考好,准备复读,明年再考。”林凤冲说。“这不大可能。”林香茗说,“高考属于重性压力,一旦压力消失,由于心理学上的反弹效应,任何人都会有一段较长时间的松弛期,表现为远离压力源,不会去主动接近它。”郭小芬说:“那么,他的表弟会不会是高二毕业,要上高三了,白天羽口误说成是高三学生?”“6月21日,市里所有高中的期末考试都还没开始呢。试想假如你是个高二的学生,在期末考试结束前,亲友们在外人面前也许会介绍你‘快上高三啦’,但是会用肯定的口吻说你‘是高三学生’吗?”香茗说。“但是……但是白天羽手中,确实拿着一本英语高考用书啊,那本书还蛮新的呢。”林凤冲皱起眉头。“白天羽一个大三学生,不需要这本高考用书;他表弟高考已经结束了,也不需要这本书。但是偏偏白天羽大晚上的手里就拿着一本——这本书是谁的?”林香茗自问自答,“当然就是那个被害的高中二年级学生柳杉的——只有她才需要这本书,买了预习,为明年的高考做准备。我推断,凶手杀害柳杉之后,把这本书带走,跟割下乳房带走一样,是想当成犯罪的纪念物。路上碰到白天羽,又觉得书没有什么用,就给了他。而白天羽感到莫名其妙,竟没有把书扔掉。”郭小芬点点头:“可是你为什么认为凶手是白天羽的表弟,而不是他本人。”“很简单,因为白天羽在现场的围观者之中。”“很多凶手在杀人后,也会回到现场,混在围观的人群中啊。”郭小芬说。林香茗说:“柳杉死亡的原因是腹腔大动脉出血过多,尸体上有格斗创,这样的情状下,凶手作案后一定是非常狼狈的,衣服上有血,身上甚至有柳杉反抗时留下的伤痕,他怎么敢回到现场?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思缈告诉过我,当时白天羽的脸上涂着厚厚一层胭脂,假如他是凶手,如此激烈的搏斗、性行为,一定闹得满脸大汗,他脸上的胭脂怎么会不‘落色’?”
马笑中笑了:“他杀了人之后,找个地方补妆。”“没可能的,补妆需要镜子和照明。”林香茗说,“故都遗址公园附近,没有镜子,而且除了人群聚集的小广场,其他地方都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马笑中却还要抬杠:“也不是没可能啊,他可以找个密林深处,一手拿着化妆镜,一手拿着电筒照着自己……”说到这里,他自己也笑了:“哦,也不行——他没有第三只手用来上妆了。”“白天羽在犯罪现场的表现,比如见到柳杉的尸体差点吓昏,证明他并没有参与犯罪,顶多是个包庇犯。”林香茗愤愤地一拍方向盘,“我真笨!我做的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