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2 / 6)
,二层小楼,一小半隔做库房和里间。不同的是几人为使店内的绣线颜色一如既往地明亮可人,特地沿着屋顶倾斜的势头开了数个天窗,又花了大价钱从南洋购了玻璃镶嵌妥当。为了令阳光得以充斥了整个店子,二楼便造成了个天井的样式,连内墙都全部用浅色的木片贴了一遍,力争无论站在店里的哪个角落都能让人觉着天色喜人,春意盎然。
由于绣线颜色繁多,所有颜色加起来足有五六百种,是以索性每种颜色只挑了几股缠在竹篾上,绑成个一寸见方的小色块,再插在墙上一人高的位置。每种颜色由深到浅一溜排下,几百种颜色聚在一起,便在墙上形成了个上深下浅的五彩环。放眼看过去,便觉彩环色彩鲜艳,而过渡却又柔和无比,便似谁将彩虹偷来,又绕着墙缠了一圈一般,店名也因此取做了“剪虹阁”。
细看过去,每片竹篾上还刻有每种颜色所对应的名号,例如深泓紫,庭深绿等等,这自然也是两位小姑娘的手笔。安晴不得不佩服两人的小脑瓜,竟是怎么想出这五百余个梦幻婉约的名称的。
因绣线并不直接摆出,剪虹阁便也一反晴雨不悟的规矩,实行起了一对一服务。——每一位媳妇子引导一位客人,客人看好了哪种颜色,便由媳妇子记下所要的颜色和数量,待全挑好了再去库房统一取货打包。自然,那些诗意的名称到了库房,便成了“紫九”、“绿八”之类容易索引的名称。
而大堂里除了这彩虹般的色板之外,便只有几处桌椅,供挑选好绣线的客人们坐等取货。另有两名女红出众的媳妇子在店内当堂做着绣书,二楼也挂着几幅成书的软裱,令客人们能够亲眼看到剪虹阁绣线所幻化的奇妙。
不得不承认,这颜色的排列和这诗意的名字确实令以未出阁的小姐为主要客源的剪虹阁生意兴隆。由于店子人手有限,是以剪虹阁将店内客人的人数严格限制在二十人。这样一来,店门口自然排起了长龙,姑娘媳妇们戴着帏帽三三两两地坐在店里提供的长凳上歇息,队列中更不乏轿子和马车。如此胜景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而三位始作俑者则在楼上里间笑得合不拢嘴,纷纷道幸好选了这样一处较偏僻的所在,不然可便真有那些个面皮薄小姐的经不住路人注目了!
三人合开的店铺开张,自然要发帖子邀请一些平日走得近的小姐来捧场的,缪真等几位小姐甚是懂礼,特地挑了中午人少时赶来道贺。她这次送了一对小巧的玉如意,又笑道:“姐姐的生意是越做越红火了,妹妹心里也眼馋的紧呢,姐姐什么时候再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