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姐妹情深(3 / 5)
了玉板两个字的区别了。
《撰香录》的确是一本很高端的很稀有的香道书籍,前朝就广负盛名了,但是《撰香录》和《撰香录》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就像是《兰亭序》中,王羲之的原版,有书法大家临摹了王羲之的,还有临摹了那位书法家的,还有临摹的临摹的临摹。
事情还是从那位太祖说起。。但是人的经历是有限的,他要评定四海,要开朝立国,要改革革新,还得给后辈立下一大堆规矩。以及让后辈继续他的“革命方针”。
而他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千古一帝,不得不说,他的儿子,本朝太宗皇帝的功劳功不可没。
在如此光芒万丈的父亲的照射下,这孩子,没长歪,没中二,天资不错也没玩什么脱离父亲的一切,看看自己能耐的旧梗。
他很好的继承和延续了太祖的一切,还稳定了后宫,培养了一个出色的继承人。
让大墨在这开国三代君王的努力下,起了一个好头,才有了如今六百年的昌盛。
而《撰香录》的玉板就是这位太宗完美的执行了太祖提到的各种文化技术传承保护的成品。
照着前朝残缺的版本,重新修订补完,另外新收集了各色合香配方,重新撰写的。
司轩赏赐的这个玉板,不仅仅是把书刻在玉上而已。
这玉也不是普通的玉,是一种独特的特殊玉种,称之为“药玉”。
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据说,若以药材长期熏染,药玉可保留药香以及一点药效。当然这种药效实在有限得很。
重点不是效果,而是物以稀为贵。
当一大块“药玉”送到太宗手里的时候,他本来也打算让太医院配个温和点的万金油配方去泡,然后雕刻点东西。作为御赐用的赏赐品。
恰巧,《撰香录》初稿送到了他的手里。
给了太宗灵感。尤其是看到初稿中,已经有不少香料已经断绝或者濒临灭绝,不少手法已经失传的时候。
太宗当机立断,挑出当年能找到的最珍贵,最稀有,最复杂的香,熏染“药玉”。
做了成了,自带香味的《撰香录》。
一份玉版上刻着合香的配方,玉版上散发着这种香料的香味。
这可以说是这个年代能做到的最完美的传承了。
韩少军领赏的时候还顺便被科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