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滁州迷雾(2 / 4)
战力也是颇为强悍的。
如今,明军刚刚开始反攻,兵锋还打不到滁州。河南增援而来的明军依照教程的考虑,最快也只能是到达凤阳府和庐州府的交界。还远远不能威胁到滁州的安全。绿营兵如果有反意的话,没有数万人马加上火炮的支援,也绝不可能在一时三刻之间轻易的攻陷滁州,这一点,博洛对于别勒慎此人的才干有着绝对的信心。
盘桓了数日之后,博洛所部终于走出了琅琊山,根据派出的哨探打听,后面的明军暂时不见踪影,想来已经是被甩开了距离。博洛长出一口气,命令麾下将领士卒不惜体力,全力向滁州进发。
滁州是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出生地,更是大明的发源地,在明朝的历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凤阳府设立之后,滁州并没有归于管辖之下,而是自领一州,掌管来安、全椒等县,成为南直隶的直辖州府,由此便可见其“开天首郡”的称号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成祖皇帝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修建京京官道,加强北京与南京之间的联系,滁州至南京这一段便是进入淮扬、江南的交通要道,也由此推动了滁州地区的繁荣和兴盛。
天启年间之后,天灾频繁,凤阳府、滁州也逐渐衰落下去,但京京官道却是始终处于重要的地位,内乱频繁,朝廷连年调兵,官道也是不敢掉以轻心。所以保留的还算完整通畅。
但博洛却是不敢轻易的走宽阔的大道,只能走担子铺、官塘铺过滁河走小路直奔滁州,沿途的情形和博洛、屯齐猜测的差不多,原本留在各地的绿营守军果然不是背叛就是弃城而去,还有些直接便是落草为寇,专门以截杀落单的清军八旗士卒将领为生。这些天,死在他们的手中的八旗残兵便不在少数。
南直隶地界连年被流寇、官军、清军所洗劫,早已是千里无鸡鸣的萧条惨状,离开了山林,博洛清军所部竟然找不到一丁点补给的渠道。
就这样忍饥挨饿的总算到达了滁州城外,看着城头上依旧高高飘扬的镶着蓝边的金龙旗帜,博洛和屯齐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城外来了这么多的乱兵,城头上一片慌乱,透过连绵的雨丝可以清晰的看到,城头上全是身着八旗铁甲的士卒在紧张的布防。博洛的心头顿生一种熟悉的亲切感,回身看看自己麾下的士卒等人,心头也是一阵酸楚,现在这幅样子,还有谁能够认出这就是昔日纵横无敌的两蓝旗精兵啊!
城头上的清军士卒大声用满语警告城下的兵马,让他们不要靠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