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王弘托孤(6 / 7)
掌握了中央禁军的兵权。这一权柄,自打肃宗时期,就牢牢地被宦官集团所掌握,后来在神策军成为大唐禁军的绝对主力后,由宦官担任的左右神策军中尉,就成了大唐中央政府的实际当家人,甚至可将权力凌驾于皇权之上,故史书上有“弑主立君,出于中尉,生杀予夺,决于北司”之语。
然而,在这个时候,虽然大宦官杨复恭在名义上还担任着左神策军中尉、观军容使这个中央禁军的最高官职,但是实际上这支军队已经没有了,实际情况也就是杨复恭成了光杆司令,已经没有军容可观了,这也为李晔这个大唐天子从宦官集团手中夺回兵权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这个机会的出现,还得感谢黄巢和田令孜。在黄巢攻入长安前夕,田令孜带着僖宗匆匆而逃,身边只带了五百神策军。当时戍守在关中各地的数万神策军,因为找不到统属,纷纷乱作一团,于是凤翔节度使郑畋也就趁机将这数万神策军招致麾下。这样一来,原来的那支由宦官掌控神策军也就不复存在了。
田令孜深知兵权的重要性,于是到了西川后,又开始重新组建神策军,招募新军五十四都,共计五万四千人,神策军之军势骤然又起。然而,到了光启二年(886年),田令孜用这支军队跟王重荣争夺盐利,结果被王重荣和李克用的联军打得一败涂地,只好裹着僖宗二次逃跑,这支新组建的神策军再度灰飞烟灭,那么理所当然的,田令孜重建中央禁军的计划到这个时候也就彻底失败了。
在这之后,僖宗命杨复恭代替了田令孜的所有职务,也就使他成为了中央禁军的领军人物。然而,杨复恭拿到手中的兵力其实十分有限,而他个人的威望又更有限,比不得杨复光,所以他自然不可能成为像田令孜一样强势的人物,于是李晔一即位,立刻就趁机在其后重组禁军时,不动声色地分了他手中的兵权。
其实说起来,李晔和杨复恭的关系也挺有意思。按唐朝惯例,诸王是不得参政的,但在僖宗逃往成都时,由于百官未集,人手短缺,所以当时作为皇七弟的李晔才有参与朝政的机会,甚至“握兵中要”,虽然说在那个时候他也就是占个位子,真正的大事小事都没有他作主的份儿,但却正是从那时开始,他和杨复恭有了接触,而且似乎关系处得还非常不错,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僖宗病危,杨复恭才力排众议,一手将李晔扶上皇位。
当然,追根究底的话,这也不奇怪,因为这两个人都恨田令孜。杨复恭作为杨复光的弟弟,在田令孜得势的时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