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力挽天倾(廿九)(8 / 9)
天子以固其权,令族人铤事王行瑜邠宁幕府,每它宰相建议,或诏令有不便于己,必须铤密告行瑜,使上书昔许,己则阴阿助之……始帝委杜让能调兵食以讨凤翔,昭纬方依李茂贞、行瑜为重,阴得其计,则走告之,激使称兵向阔,遂杀让能,反又导三镇兵杀韦昭度等。”再如韦贻范与苏检在天复元年十一月李晔出幸凤翔时奔赴行在,韦贻范“用李茂贞荐”很快升任宰相,随又将苏检“荐于茂贞”,也摧为宰相。以上这些宰相可说是京西北藩镇李茂贞、王行瑜在中央政权的代理人。
李晔朝宰相依靠宣武藩镇而出名的是崔胤,其以“宗人之分”于景福二年九月被崔昭纬引为宰相,实际是得到了邠宁藩镇王行瑜的助力。第二年崔胤因附崔昭纬事罢相出镇岭南,见宣武节度使朱温方霸于关东,又“密致书全忠求援,全忠上疏理胤之功,不可离辅弼之地”,结果被半路召回,重居相位。从此崔胤借助朱温之势,打击异己、控制朝局,成为朱温在中央政权的代理人。天复三年李晔由凤翔反京后,“胤恃全忠之势,专权自悠,天子动静皆秉之,朝臣从上幸凤翔者,凡贬逐三十余人,刑赏系其爱僧,中外畏之,重足一迹。”再如裴枢,其于天复元年二月入相,也是由于以兄事朱温侧足相列,崔胤诛后,“以全忠素后,相位如故。”再如柳璨于崔胤诛后入相,在李晔迁洛以后,与朱温安置在李晔身边的诸司内使、宿卫将佐“厚相交结,故当时权任皆归之。”当朱温残杀衣冠清流,柳璨更是助封为虐,致使“班行为之一空,冤声载路。”其行为品格几同朱温的鹰犬。
唐末宰相依附藩镇的另一突出表现,是在南衙北司之争中,开始依靠藩镇的支持与宦官相抗衡。甘露之变后,宦官继续以操纵宫廷禁军在中央政权内跋启横行,武宣二朝宰相都无心辅助皇帝诛除宦官,是宰相已不相信依靠一个并不掌握军权的皇帝可以成就此事。到了晚唐时期,宰相谋诛宦官已开始另辟蹊径。
早在李晔大顺初年,宰相张濬与大宦官杨复恭有矛盾,以企图通过自己掌握军队的方法诛除宦官,他曾向李晔建议“广募兵于京师,至十万人。”他在率兵出征李克用前夕,曾对李晔说:“侯臣先除外扰,然后为陛下除内患”,表明他是企图用这些新募军人诛除宦官的。到了崔胤在李晔朝为相时,其在与宦官的斗争中,也就不再谋求亲自握兵,而是借助宣武镇朱温的力量。如乾宁二年李晔自石门返京后,宦官景务修、宋道弼专国,宰相崔胤与之斗争,“由是南北司益僧疾,各结藩镇为援,以相倾夺。”到了光化三年就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