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力挽天倾(叁十)(5 / 19)
道的实际占领。
景福二年七月,未遂心意的李茂贞“恃功骄横,上表及遗杜让能书,辞语不逊”,公然指责李晔及朝臣的无能。李茂贞这次上表朝廷的内容云:“陛下贵为万乘,不能庇元舅之一身;尊极九州,不能戮复恭之一竖”。又曰:“今朝廷但观强弱,不计是非”。又曰:“约衰残而行法,随盛壮以加恩。体物锱铢,看人衡纩。”又曰:“军情易变,戎马难羁,唯虑甸服生灵,因兹受祸。未审乘舆播越,自此何之。”
其实李茂贞言辞固然骄慢不逊,然而其所指当时之弊政实亦如此。可年少英武的李晔不任其逼,怒不可遏,决意征伐李茂贞,并命宰相杜让能专掌其事。杜让能却认为凤翔近在国门,不可轻易构怨动武,万一不克,后患无穷。然李晔主意已决,定要于李茂贞摊牌。显然,李茂贞在权力和地域的肆意争夺上终将朝廷与一战。
同年八月,李晔任命嗣覃王李嗣周为京西招讨使,神策大将军李鐬为副。九月乙亥,李嗣周率领神策军五十四都名义上送凤翔节度使徐彦若赴镇,实际用意则是征讨李茂贞,进军兴平。李茂贞遂纠集盟友王行瑜,歧邠联军近六万,驻军盐厘待战。在兵力对比上,李茂贞六万,而李嗣周仅有三万,李茂贞人数占优。从战斗力上分析,朝廷禁军多是最新招募的市井少年,而李茂贞所率的歧邠联军皆属边兵,俱乃百战之余,强悍勇猛。因此,唐廷与李茂贞的这次对决,胜败不战己知。九月壬午,李茂贞进军兴平,然禁军不战自溃,望风而逃。李茂贞乘胜进军京西的三桥,京师大震,士民逃散。
陈兵阙下的李茂贞上表请李晔诛首议用兵者,再次野蛮干政。
是日,自食苦果的李晔不得不贬宰相杜让能为梧州刺史,又流执政宦官观军容使西门君遂于澹州,内枢密使李周憧于崖州,段诩于驩州。乙酉,李晔又下令斩西门君遂、李周渔、段诩,再贬杜让能为雷州司户,极力想保全贤相杜让能之性命。然李茂贞仍然勒兵不解,甲申日竟然进逼临皋驿(临皋驿在长安城西),表示只有处死杜让能才能撤兵回镇。十月,李晔无奈只得将杜让能及其弟户部侍郎杜弘徽赐死。终于,李茂贞逼君杀相,左右朝命,淫-威得逞。随后,唐廷又屈辱地诏以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兼山南西道节度使,守中书令,进封秦王,最终在名义上承认李茂贞对山南的事实占领。至此,李茂贞尽有凤翔镇、山南西道、感义军、武定军、天雄军等地。加之关中的邠宁王行瑜、华州韩建等诸镇也依附于他,李茂贞在地域上势力空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