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反击 (2)(22 / 23)
这场战争的战场虽在大清帝国,但战争意志由日俄双方掌握,实际上跟大清帝国没有关系,大清帝国再不可能以改变自身行为的方式而左右战争的进程了。所以,保卫黑龙江甚至整个东北之战将不可避免。
而康凡审时度势地利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自身渐强的实力,借助实战,巧妙地达到了锻炼队伍和树立军威的目的,也是为这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
寿山是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的后裔,真不愧是将门之后,其精忠报国的崇高境界从他整顿黑龙江地区的边境防务上就能看出来:遵照康凡的建议,黑龙江地区在当年就已经建成以各战略要点重兵驻守,以机动兵力相互呼应的防卫体系。随着山西工业生产能力的迅猛提升,军工企业生产的新式枪支、火炮等武器也开始供应黑龙江驻军,原有的那些旧式武器被转让给国内其他部队或是出售到国外以换取英镑。寿山全部照搬晋军的模式对黑龙江驻军中精锐的机动部队进行现代化改革,例如剪除发辫,改留短平头;换着晋军军装和作战装具;大规模扩编骑兵;以晋军的军营标准改造本地军营、采用晋军的现代训练方法等等,这些措施尽管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不少阻力,但在惠丰等一干开明将领的鼎力支持下,上述改革还是按照原定计划顺利实施了。而在瑷珲城建设的那个大型军工联合企业也已投产,生产的武器弹药和作战装备已经开始供应黑龙江驻军。将来开战,这就是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友军!
慈禧太后对晋军的这次镇压义和团运动的行动相当满意,在这种形势下,山东、盛京等地方政府也群起而仿效,大力镇压本地义和团运动,局势彻底改观。但慈禧太后对康凡宽大处理义和团众以及招抚参与作乱官兵的奏折持不同意见。
“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慈禧说道。
康凡说道:“太后,据下官所知,义和团民俱为普通百姓,愚昧无知者居多,受朝中一干居心叵测大臣之唆使、纵容,作乱京郊。虽手段残忍、行为可憎,然其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合情合理,应以支持。现时吾朝须以‘忍’字当头,安抚各方为上,万万不可因小失大,断吾朝强盛之意图。义和团者,如朝廷正确引导之,将来为吾所用,其力必不容小视!拔本塞源,祸根在朝廷,刚毅、董福祥等人实为作乱主谋。而对参与作乱之义和团民,量刑而为,其余一概遣散返家即可,不宜深究耳。”
慈禧太后笑道:“汝心善若此,怎可成就大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