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清伤 (1)(21 / 22)
处一处地加以清理,恢复一个完整、健康、干净的中国和中华民族!
而被德国控制的山东省与直隶省相连,与北宁辖区的盛京省仅隔渤海,而渤海又是京津要害地区的重要海防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渤海是一个半封闭的内海,海域面积7万7千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北、西、南三面分别被盛京、直隶和山东省包围,东面与黄海连通,处于北部的辽东半岛和南部的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是从外海进入渤海的唯一海上通道,也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宽1百多公里。
康凡的目的是想把渤海变成真正的被北宁军方掌控的内海,控制渤海海峡,封死外敌从海上侵入渤海、进而威胁京津要害地区的通道。因此,也就必须把德国人从山东赶出去。
而这,就成为了新成立的北宁政府在整个大清帝国国内实施“清伤”行动的第一步。
第七十四章 我不许你们存在下去(一)
德国占领胶州湾后,为长期霸占山东省,继续向大清帝国腹地扩展影响,开始重点建设位于胶州湾的青岛市,作为其继续在远东地区开辟新殖民地国策的重要依托。
因此,青岛市在港口、道路、火车站、发电厂、水厂、医院、教堂、气象台以及各类工厂、市政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的标准相当高,与德国国内的港口城市处于同一水平,相当精细而完备,也使青岛成为了大清帝国境内第一个达到当代欧洲强国标准的港口城市。
而其做为德国远东舰队的大本营,修建有完备的军用码头、海军船厂、海岸炮台、碉堡、军营、军需仓库等防御设施,驻扎守备兵力2千多人。其远东舰队所属舰只经常在大清帝国的长江和沿海各处游弋,以显示武力,保护本国政府以及侨民在大清帝国的利益。
以青岛为依托,德国在山东各地大规模建设铁路和开采矿产,以达到控制山东和掠夺山东丰富自然资源的目的,胶济铁路的建成通车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山东的形势很复杂,因为英国还租借着山东的威海卫军港。
威海卫军港曾经是大清帝国北洋水师的驻地,位于山东半岛东北端,处于黄海海域,北隔渤海海峡与盛京省辽东半岛上的旅顺口军港形成一南一北两个拱卫渤海出入口的海上门户。
目前,旅顺口军港已经成为北宁海军的重要基地,北宁军方也就掌控了进出渤海的北口。如果想彻底控制渤海,就必须掌控进出渤海的南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