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1 / 11)
定国公如被雷击, 嘴唇颤抖的想要辩解,啰嗦了半晌,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这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新帝饶有兴趣的听到这里, 微笑对徐首辅、叶次辅等人道:“朕年轻, 从未经历过此等离奇案子。如何判断审定,还是徐卿叶卿拿个主意。”
徐首辅、叶次辅不得不答应了, 心中暗暗叫苦。
定国公府这桩公案其实一点儿也不难查,事实太清楚了。如果这单纯是桩以妾为妻的案子, 别说徐首辅叶次辅, 就算一个稍微有点儿经验的县令都能审得清清楚楚, 断得明明白白。可眼前这件事不单纯,牵涉到延寿宫的慈明太后,这就难办了。
定国公和杨氏那段所谓的佳话, 明显是不能说服人的。但当年朝廷真就把国公夫人的封诰给杨氏了,为什么?因为崔太后啊。因为崔太后赏识杨氏,因为崔太后认定定国公和杨氏是破镜重圆,没有朝臣愿意在这么件家务事上违拗崔太后, 于是杨氏的封诰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到手了。
可怜宋夫人本是原配嫡妻,只因英年早逝,原配的名份被杨氏抢了, 国公夫人的封诰被杨氏抢了。就连宋夫人的独养儿子张勆的世子之位,也被杨氏之子张劼给抢了。
张勆这位大将军,说来也是可怜。这般不世出的人才,亲生父亲半分不珍惜, 所有的关注、疼爱都给了庶出的张劼。明明是定国公的嫡长子、世子,却得不到定国公的承认,在定国公府站不住脚。盖世英雄又如何,面对糊涂无能的父亲,只能无奈出继,寻求齐国公府的保护。
从前靖和皇帝在世,崔太后尊崇无比,有她护着杨氏,杨氏便高枕无忧。现在靖和皇帝去了,新帝登基,形势陡转。新帝唯有一姐姊归长公主,姊归长公主唯有一个小姑子,这小姑子便是张勆的夫人了。新帝要为张勆出这个头,于公于私,都属人之常情。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让徐首辅随意选择,他不会多管这闲事。但现在事情已经摊开了,捂不住了,众目睽睽之下,必须有个结论才行。
徐首辅是孝宗皇帝时入仕的老臣。从感情上讲他更偏向崔太后,虽然杨氏的所作所为令他不齿,但为了崔太后的面子,他更愿意维持现状,不作任何变更。但现在宋崇义、宋学士站出来了,张勆站出来了,连德高望重的齐国公也站出来了,大势所趋,由不得徐首辅。
但徐首辅还是很为崔太后着想的,有意把崔太后撇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