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同门(虫)(3 / 4)
,和贾雨村倒是同科。偏这陈墉中了状元,跨马游街未完,便接信说父亲一病没了。因而陈墉红花金衣还未穿热,又换了孝服扶灵回乡。在家守孝三年,实则二十七个月,如今将将除服,先来拜会师父,只怕年后就要北上,进京候缺。前世因自己并未拜入刘先生门下,陈墉除服之后北上,父亲一直在两淮盐运使上连任,直至去世,父亲和陈墉虽然同朝为官,却并无交集。
次日,黛玉随林如海到刘先生府上,先拜了师父师母,再见师兄。虽然系出同门,但是陈墉已是状元,黛玉倒不知如何称呼。
刘先生哈哈笑道:“我门下只论入门先后,不论长幼,玉儿你直呼师兄便是。”
黛玉看了父亲一眼,心想:以后陈师兄和父亲同朝为官,他俩同为天子门生,只隔一科的进士,况且陈师兄又比父亲年轻不了几年,倒白矮父亲一辈岂不是不好?因而眨眨眼睛,规规矩矩对刘先生行了礼道:“回先生的话,玉儿自然要拜会师兄,只父亲在家常说,刘先生有经天纬地之能,你能拜入先生门下是天大的福分,令天下多少读书人艳羡,便是为父也恨无机缘……”
黛玉话只说一半,在场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刘先生自不必说,林如海是前科探花,陈墉是今科状元,谁还不知黛玉言下之意。陈墉大笑道:“多谢师妹体恤。”又对刘先生道:“先生常言,咱们师兄弟没一个及得上先生新收的小师妹,今日一见,先生所言不虚。”
刘先生也对黛玉笑道:“咱们的辈分只以同门而论,出的我的门下,你父亲和你师兄该当如何称呼便如何称呼,玉儿又拘泥那些俗礼做什么?”黛玉见刘先生一语点破自己顾忌,些微低头,又向陈墉一礼,小声叫了一声师兄。算了师兄妹叙过了同门礼。
陈墉亦是拿出一块雕工古朴大方的歙砚递给黛玉做表礼。黛玉自是道谢之后双手接过。陈墉又考校黛玉几句,发现先生所言不虚,自己这个小师妹当真聪慧处世人不及。又恭喜先生寻得好弟子,可继承先生衣钵。黛玉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刘先生却只捋须而笑,面上极为满意。
从刘府告辞出来,林如海抱黛玉上了马车,父女两个回家,贾敏早在内院门口候着了。林如海和黛玉上前,一左一右拉着贾敏的手说:一个说敏儿,一个说母亲,皆言你将将好些,大冷天的又在这风口上站着做什么?贾敏听了,莞尔一笑,面上尽是幸福神色。
到得苏州之后,贾敏原派了马车和管事送英莲回去探母,不曾想这头英莲还未启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