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赐婚(1 / 7)
虽然琚郡王的亲事这样定下来,但帝后未出孝期, 宫中不适合办喜事, 惜春又不适合继续住在牟尼院, 绛佑帝夫妻两个商议一回,便破格让未立妃的琚郡王出宫另立王府。
琚郡王出府之后,绛佑帝颁下圣旨,因贾惜春、贾探春儿女为国祈福有功,特赐二人乡君头衔。惜春和探春向帝后行跪叩大礼谢恩。黛玉道了免礼之后, 又各赐乡君服制和头面,并赏其他物品。只因二女得菩萨庇佑,探春仍旧暂且在牟尼院带发修行。惜春没了父母, 算来剩下的至今只有姑姑贾敏极体面, 其他皆是败落的,因而惜春暂住林家待嫁, 一应礼节也有宫里来的嬷嬷操持。
只蕙兰馆是黛玉的屋子,且绛佑帝和黛玉回门住的便是蕙兰馆,故蕙兰馆如今已经封存,惜春住的是林家另辟的小院子。
惜春大婚诸般六礼下来,不紧不慢的忙了半年, 倒不显得简慢仓促。惜春虽然没有父母, 但因是特封的乡君, 算来又是当今皇后的表妹,倒有些人家前去添装。除了绛佑帝夫妻御赐物品,贾敏也是为惜春添了衣料、头面等, 另封了一千银子;贾母虽然如今只是贫民,但一应衣食供应上倒是上等,也择了惜春合用的料子等为其添装。
礼部是按郡王规制下的聘定,惜春将这笔钱都添在嫁妆里头。加之惜春和探春虽在牟尼院修行,以前在贾家得的金银锞子都存起来倒也不少,惜春用自己攒的金银锞子并贾敏给的银子打了一套家具,因而惜春嫁妆虽不丰厚,倒也头面、首饰、衣料、家具俱全。且琚郡王并不重利,单是重人,便是嫁妆有限,琚郡王也是半点不嫌弃。
因琚郡王得绛佑帝看重,四王爷如今也对他改观了极多,也不在意媳妇出身和嫁妆多寡。只四王妃心有芥蒂,觉得惜春乃是罪臣之后,不够体面。只琚郡王左右不是她生的,因而也没深管。
洞房那日,琚郡王掀开盖头一看,只见惜春形容婀娜,眉目如画,冷清清的一股气息尤其令人生敬、生怜,惜春形容竟是比自己心中所想更胜三分,琚郡王竟是喜出望外。惜春以为自己此生是要以青灯古佛为伴了,不想竟有做王妃的造化,且琚郡王形容俊美、身份高贵,又听闻琚郡王极是洁身自好,让人挑不出错处。惜春心知除了皇后娘娘,再没人能为自己寻得如此良人,心中越发感激黛玉。
惜春善画,琚郡王也爱丹青,且二人皆是性子恬淡之人,倒是越是相处,越是性子相和,婚后感情日笃,如胶似漆。
却说惜春大婚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