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平定鄱阳(2 / 4)
书信不足以打动此人,必须我亲自登门,方能显示诚意!”
“只是东城乃是袁术的地盘,主公贸然前往,很可能会身处险境,晔之家眷俱在庐江,不如我带数十从人,一来接家眷渡江,二来顺便请子敬出山?”刘晔劝道。
“既然这样,那子扬什么时候出发,尚好提前做足准备!”刘尚想了想,觉得刘晔说的也对,他现在还没站稳脚跟,军中又多是新降之人,这个时候离开,说不定会造成一些不可预料的后果,由刘晔前去招揽就不同了,他本身就是淮南人,也不用担心袁术怀疑,拐的来鲁肃最好,拐不来绑也要把他绑来!
“明日即可启程,七天之内必回。只需三十从人,主公亲笔书信一封。”刘晔智珠在握,很肯定的说道。
“就依子扬所言,我拨三十健卒与你,祖郎随身护卫,七日之后,我与子义去皖口接应你们!现在天色已晚,子扬好生休息,明日一早,我为你送行!”刘尚很干脆的说道。
刘晔点点头,这件事就算定下了,刘尚又亲笔写了一封给鲁肃的书信,备至殷勤之意。三国时代纸张的传播还不广泛,但是湖口四通八达,县衙里面还是有很多纸张存在的,刘尚封好火漆,交予刘晔贴身收藏,又对祖郎使个眼色,大家一时无话,各自告退休息不提。
但说祖郎见到刘尚对他使眼色,心中不由一动,暗中猜测刘尚可能有什么私事需要和他商量。于是他跟着众人退出县衙之后,在街上晃了一圈,发现四下无人,重又回到县衙门口,问守门军士道:“主公可还在县衙之内?”
“主公还未曾走,吩咐我们如果祖司马过来可以直接进去。”守门士卒躬身回道。
祖郎心中一喜,乐滋滋的走进县衙,见刘尚正就着烛光看书,于是上前一步,站在一边不说话。
刘尚见到祖郎过来,心中暗赞此人识趣,不愧是盗贼出身,“祖朗,我有件事要你去做,这件事你做好了就是大功一件,只是不可让军师知道!”
“但凭主公吩咐,哪怕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祖郎沉声说道。
刘尚欣喜,道:“明日你随军师去淮南,暗中再带数十名心腹手下尾随其后,如果鲁肃愿意过江那就万事皆休,如果鲁肃不愿意过江,你就带人把鲁肃的家眷老小一起劫持过江,但是万不可伤他们性命!”
祖郎松了口气,还以为是什么事呢,打劫绑票可是他的老本行了,“主公放心,要是鲁肃不识抬举,末将保证把他绑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