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湖口之叛(1 / 4)
中军大帐之中,鲁肃、刘晔二人分别坐在刘尚的身边,除了他们之外,大帐之中只有几个侍女小心的端茶递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刘尚临时改变主意,让使者到军营之中见他,本来这样的行为是极其失礼的,只是刘尚反正已经要和刘基扯破脸皮了,怠慢也就怠慢了。
“主公,使者带到!”大帐外传来亲兵洪亮的声音。
“让他进来!”刘尚精神一振,暗道正主来了,且看他有何话可说。
帐外传来悉悉索索的脚步声,可以想象来人并没有丝毫的紧张,帘子掀开,亲兵带着一名儒雅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规行矩步,衣着朴素,见到刘尚横眉立目的坐在上首,也不害怕,只是略微拱手道:“三公子可好,在下华歆有礼了!”
刘尚大惊,上下打量了一遍这个自称华歆的男子,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你就是华歆华子鱼?”
华歆微微笑了笑,道:“我就是华歆华子鱼。”
刘尚心中微起波澜,又定定的打量华歆良久,才叹了口气道:“子鱼大名,尚闻名久矣,不知刘基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华歆惊讶道:“三公子何出此言,我乃朝廷官吏,刘使君僚属,此次前来,也只是奉命前来赴任而已。”
“父亲派你来的?”刘尚冷笑,双目不经意间闪过一丝杀机,“父亲病危,早已不能理事,华子鱼,你这个借口未免过于粗陋!”
华歆不以为意,淡淡的道:“使君书信在此,事实到底如何,三公子不妨打开书信一观。”
刘尚好奇,难道刘繇伤情稳定,按现代的词语形容,那就是度过危险期了?他示意一个亲兵接过华歆手上的书信,拿起来一看,果然,上面的笔迹确实是刘繇的亲笔,作为刘繇最小的儿子,刘尚的启蒙也是刘繇手把手教导的,所以刘繇的笔迹刘尚还是很熟悉的,见到真是刘繇的亲笔,刘尚好奇的拆开信扫了几眼,随后脸色铁青的递给刘晔道:“你们也看看!”
刘晔见刘尚脸色铁青,小心的接过书信,和鲁肃凑在一起仔细一看,原来这竟然是一封公文:命湖口派援军一万,由太史慈率领增援建昌,命任夔为庐陵太守,将兵一万立刻前往庐陵上任,命刘晔这个侄子前往建昌效力,命鲁肃为柴桑长,即刻引兵五千赴任,命华歆为鄱阳太守,驻守湖口,其余刘尚的亲信将领或调离,或贬谪。信尾还用了扬州刺史的专用印章,刘繇也亲自署名。
“三公子,信上的内容可清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