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烫头发(2 / 5)
在大操场上,“咚咚咚”地敲着,准备参加“五一”汇演。
对这种变化,黎元元一开始不太明白。
可随后一想,现在从上到下都在提倡“讲效益”。这种才艺班是没什么效益的,一阵热血过后,就没什么动力了。
况且,开班的大多是知青老师。
现在人心思动,谁还有那个心思去培养这些兴趣爱好?听说,那个教音乐的李老师就在忙着跑调动,小提琴班也就散伙了。
不过,黎元元每天依然在坚持练琴。
田爸爸把小提琴都给买回来了,如果不好好练习,哪里对得起买提琴的钞票?这可是田爸爸和王妈妈省吃俭用才攒下来的。
看看春节过后,连队里又多了几台彩电。
搞得更多的职工,都想着攒钱去买彩电了。而她家,距离买彩电还很遥远呢。每次想看电视,都要跑到别人家里去,一点也不方便。
即便经济条件这么紧张,家里对他们几个的学习依然很支持。
她又岂能辜负田爸爸和王妈妈的期望?
想到此,黎元元不禁感慨万千。
日子过得可真快啊。
再过一个月,她就满九周岁了。
这几天一到晚上,田爸爸就出门了。
现在知青家里,基本上天天都在聚会。相熟的,不相熟的,都聚在一起交流情报,打探着沪上那边的政策,或者传递着谁谁谁家已经开始跑调动了,谁谁谁家里落实政策了。
这种微弱的希望,搅得人心不安。
想走,却没有门路。
想留下来,又不肯死心。
整个人都处于一种纠结状态。
知青们之间,本来就是相互攀比的。
一开始,大家都是一样的,你有的,我也有,这样心理上就平衡了。可现在,你有的,我却没有,就怎么也静不下心来。
安安生生地过日子的节奏,就这样被打乱了。
当然,也有不掺和这些的。
那就是王妈妈这样的,可那毕竟是少数。
黎元元一边感叹着,一边用笔记录了下来。
这是人心思变的一年。
过去那种简单而平静的生活恐怕会有所改变。
到了三月中旬,西南边陲的反制行动取得了空前胜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