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废杀伏皇后,威逼天子(9 / 13)
还举谁?关中战乱二十余年,民生尚且难保,何况书籍简册?若非吉先生这等爱书成癖之人,只怕有更多典籍毁于战火。理乱之功造福一时,治国之功造福一代,文教之功造福千古,这是莫大的功劳!”
“不错,不错……”众人不禁点头。
吉茂眼泪差点儿掉下来,为保护书籍吃多少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不过能得世人这评价,也算无怨无悔了,索性把心里话向曹操挑明:“在下不敢欺瞒丞相,我读书成癖不愿为官,但蜗居已久无可生计,求亲告友终非长久之计,实是想求份俸禄养家糊口。即便不为自己,也为那满堂的书籍啊!”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无不揪心:哪有这么直白的?若都似你这样,魏国朝廷岂不成了混饭的地方?名气大的多数不肯出山,好不容易来一个还为糊口,魏公岂能痛快?
哪知曹操仰天大笑:“这有何难?天下之大财货充盈,难道就养不了一个为国贮书之人 ?先生既然张口,孤就当馈赠。但无功不受禄,传扬出去对先生名誉也有损。我看这样吧,我表奏您回乡当个县令,您拿六百石的官俸守家在田,既当了官,又没离开您那些书,两全其美,您看如何?”
“这、这……”吉茂不知说什么好。
“不必推辞。”曹操不让他为难,“回头我嘱咐张既,叫他选几个精明的功曹皂隶派到你县,先生实在拨冗不开,就叫他们代为理事,出了乱子我问他们的罪。您若愿意办事就到大堂坐坐,不愿意就拍屁股回家歇着,他们还敢拦您?”
吉茂再不满足也说不过去了:“多谢明公。”
曹操也满意,其实重吉茂之名远胜其才,这样的人想尽办法也要让他挂个官职,好向天下人展示自己多受名士爱戴。客套两句又见数人,不过拱手寒暄,直到徐奕介绍:“这位乃弘农董遇董季直,在朝任黄门侍郎,受丞相之命调职邺城。”
“哦?阁下就是为天子讲解《老子》之人 ?”曹操加了小心,从上到下仔细打量,唯恐此人接近天子有“不轨”之心;见董遇四十左右,身材敦实貌不惊人,莫说不及想象中那般出类拔萃,甚至有些迂腐之态,当真是个老实的读书人。
不过曹操依旧没掉以轻心——昔日孝灵帝师刘宽、杨赐,先前给刘协讲学的也是荀悦、谢该之流;此人这等年纪便有侍讲之荣,恐非泛泛之辈。因而问道:“董大人精何典籍?”
董遇嗓音低沉语言谦虚:“在下腹笥不广,唯治《老子》《左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