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天下才俊 (1)(22 / 22)
水,从石眼中涓涓冒出,兼之绿草茸茸,石苔斑斑,竟是颇有山野之妙。横塘曲桥之畔,一座翠亭,亭中自有桌椅酒菜,石越请众人坐了,自己这才坐了主位,潘照临则坐在他的旁边。
石越端起酒来,笑道:“久闻司马君之名,久欲请教,不料今日得偿所愿,吴君、范君、陈君亦皆是大宋英杰之士,今日相聚,必有教我,石某不才,在此先敬诸君一杯。”
众人连称不敢,举杯回敬。
待一杯酒尽,司马梦求奇道:“学生一向默默无名,石大人却是似乎早已知道学生一般,这中间缘故,学生愚昧,还请石大人解此迷津。”
石越笑道:“良材美质,断难自弃。司马公子在两淮江浙往来一年,不知道有多少人称赞公子呢。”他故意点到为止,却并不说明。又笑道:“以司马君之能,必能有所教我,还盼不吝赐教。”
司马梦求不想石越如此开门见山,连忙说道:“学生见识愚钝,只怕让大人失望。”
石越叹道:“身在高位者之患,是不知百姓之疾苦。像我们这些人,整日里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高坐庙堂之上,座谈议论,百姓之疾苦,谁能感同身受?上行下效,便是小县知县,真能深入民间者,亦寥寥可数,而敢于据实上报者,更是难有。《汴京新闻》号称能反映民间疾苦,可实则亦不过限于开封一府罢了。朝廷法令行于四方,纵有良吏执行,各地风俗人情不一,守令为求考功升迁,无不讳疾忌医,这是人之常情,而最后吃亏的,是百姓与国家。我虽有亲近百姓,了解法令真正的执行情况之心,但是身在朝廷,往往也脱不开身。司马公子是有心之人,还望能够直言无忌。”
他这一番话说得众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