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再度交锋 (1)(2 / 22)
就没有好脸色,还有一个同样脸色的,是参知政事冯京。
石越接过来,喝了一口茶,方说道:“成绩已经出来,是糊名改的,皇上恩旨,这次进士、明经共取士五百九十六人。本来按议定,拟定的进士及第三人中,省元是白水潭院贡生佘中,而另两人虽然不是院贡生,但有一个也是白水潭的学生。此外进士出身的白水潭学院学生共六十五名,其中院贡生三十人,同进士出身白水潭学生共四十三名,其中院贡生十二人,另外明经科还有二十一人。白水潭学院的学生这次一共考中进士科的有一百一十名,明经科二十一人,占了总人数的六分之一有余。”
“这是喜事。”
“确是喜事,但是吕惠卿、常秩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拆封之后,更改省试名次!”石越一掌击在案上,怒声说道。
“本朝百年以来,未闻有此等事。”潘照临沉吟道:“吕惠卿、常秩敢行此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理由。”
“理由?理由便是犯忌讳!杂犯举人【杂犯:指犯皇帝名讳等】若要黜落,也应当在揭名之前。吕惠卿、常秩是故意找事,道杂犯举人便是殿试,亦要黜落。佘中本来是定为省元第一,吕惠卿、常秩黄口白牙硬是从中找毛病,子虚乌有说其中有文字犯忌,降至一百一十二名,六十五名原本在进士出身名次下的,都被找出毛病来往下面降,有三十人掉到了同出身;此外,更有二十余人竟遭黜落!”
潘照临顿时愣住了。
石越激动地说道:“揭名之后,还能调动名次,糊名又有何用?犯忌触讳之事,行文一不小心,就会碰到,谁也难免,何况如佘中等三十余人,根本不曾触犯历代皇帝名讳!只不过写了一些同音字而已。我和冯参政已经封了原来的判词与名次。明日我们各自拜表向皇上陈说,弹劾吕惠卿、常秩。”
潘照临想了一想,道:“公子,若真有犯忌,考官黜落,吕惠卿也不是没有依据。”
司马梦求却道:“无论如何,此事大人断无坐视不管之理。御前官司打得赢打不赢,公子都要打。摆明了被黜落的都是白水潭的学生,皇上自有分辨。”
石越苦笑道:“吕惠卿岂是如此简单之人 ?白水潭的学生固然占多数,不过他同时也动了其他二十多个考生,以掩人耳目。偏偏此事是朝廷机要,一点也不能外泄,否则吕惠卿难免千夫所指。”
潘照临听石越这么一说,不由苦笑道:“这份弹章就难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