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封疆尽是春秋国(5 / 7)
晕得再厉害,他也坚持回到船上来睡觉。他不再穿绫罗绸缎,不再爱珠玉金银、奇珍异宝,他穿着最普通的棉布衣服,看起来像个穷酸的书生。
这是他第二次生命。
一次完全不同的生命。
他在大宋朝的事业已经完全毁了,这个强大的国家,这个他生活了几十年的国家,亦已不再是他的家乡。
他也不再是那个纨绔子弟,甚至不再是那个幻想着要做“陕西桑充国”的卫家公子——卫家偌大的家业,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毁了。颁行盐债后,陕西转运使范纯粹将陕西盐债定额的一半,强行逼迫卫家购买。卫棠的父亲一时想不开,被活活气死,但他家却依然不得不变卖家产,购买盐债。那时在汴京的卫棠还全然不知情,一直到封建敕颁布,卫棠想要劝说家人,变卖家产,举族随雍王出海,他才接到消息,他家除了那张巨额盐债债券外,其余所有家产,已不足一万贯!卫家百年的积累,荡然无存,他合族老小亦别无选择,只能背井离乡,前往那闻所未闻的瘴疠之国。
这才叫做赤条条的一无所有!
比起他这一年中的巨变,那种挫折、苦涩、绝望……这区区的晕船之苦,又算得了什么?
从知道他父亲死讯的那天起,他不再视自己为宋人。
他已经是一个雍国人。
一个雍国人,又怎么可以晕船?!
这个新生的国家,将是一个属于海洋的国家。船对于雍国人来说,将会如同马对于契丹人一样平常。
到了杭州后,为了助雍王购买船只、各种物资,招揽人手,卫棠又索性将那价值一百多万贯的盐债债券,以十分之一的价格,卖给了一个杭州商人。从此以后,他就真正的一文不名了。
他的族人,将从雍王那里,分到一片采邑,但他们必须自己亲自用双手去开垦耕地、播种、收获,到了农闲时则要帮助雍王修筑城墙,打造兵器,征服夷人……这是卫棠在从汴京至杭州的路上,与雍王、吕渊一道,反复讨论,定下来的立国之策。虽然海洋与贸易,可以带来富裕,但唯有掌握了粮食、铁器、战马,这个国家才能稳固,才不会受制于人。因此,未来的雍国,将以耕战为本,以贸易富国。
这样一个新生的国家,一切都只能靠自己,用鲜血与汗水去换取,无论如何,都是容不下珍玩华服的。
他们要省下每一文钱,购买粮食储备,直到他们开垦的农田能丰收;除非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