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3 / 10)
,亦足以钳制三佛齐之任何妄动。
两府最终采纳了蔡确、薛奕的建议,在枢密院,汴京的官员们从地图上将三佛齐一分为三。朝廷封三佛齐王太子为镇海侯,赐名赵惟礼,将原三佛齐的中间部分、包括都城詹卑封给了他。而原三佛齐的东南部分,包括原三佛齐旧都巴林冯在内的富庶地区,则成为邺国,全部封给了邺国公赵宗汉。至于西北部分,则成为周国——被封建在那里的,乃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个异姓诸侯,周世宗柴荣之后,国宾崇义公柴若讷!
这其中自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
邺国公一族,自然十分亲贵,符合蔡确与薛奕所请求的“亲藩”,但实际原因,却并非如此简单。两府封建邺国的重要原因,实是因为清河在宫中权势日盛,两府则千方百计要削弱其“党羽”——邺国公因与清河一家关系非比寻常,柔嘉又与石越有种种传闻,而首当其冲。否则,邺国公虽然血脉亲贵,但封建时却要论宗论房论长,一时半会还真轮不到他们一家。但司马光、范纯仁这些相公们,恨不能将邺国公一府连根拔起,全部远远地赶到南海去,眼见着没几家宗室去那是非之地,相公们突然间便发现了邺国公赵宗汉的“德才兼备”,有“英宗之风”,硬生生便将邺国公一家,赶到了南海邺国。
而周国的封建,则出自太皇太后的御笔。人人都知道既然恢复封建之制,那么曾经禅让帝位给大宋的国宾柴氏,于情于理,都不可能不封建。但太皇太后心里面却未必愿意柴氏子孙封邦建国,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于是,又一家“亲藩”,被封建到了三佛齐王太子与三佛齐之属国监篦国、蓝无里国之间。
无论是相比起早先封建的诸侯们,还要以后将被封建的宗室们,邺国与周国的前途,无疑是最为凶险的。
新的环境、瘴疠、疾病……这些都是共同的,所有的诸侯都要面对。
但根据枢密院的文档,摩逸诸岛上的部族,几乎不可能对诸侯们形成实质性的威胁,那些部族不仅不擅长战斗,而且其弓矛大多都无法刺穿宋军的铠甲……而邺国与周国要面临的,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环境:周边的国家更加文明,便意味着他们有更强大的政权、军队,更好的武器、盔甲、战船,而从邻国到他们需要统治的臣民,只怕都不会对他们抱有什么善意,尤其是那位镇海侯赵惟礼,他拥有三佛齐残存的军队,数量庞大,装备精良,他的背后,可能还有传闻中强大的注辇国——两府诸公尽可以不把遥远的注辇国当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