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4 / 6)
,对于南海诸侯们的动静,大辽君臣也并不陌生。
拖古烈常常接待各国使臣,据他所言,则大食做的仍然还是转口贸易,极西的那些“蛮夷”,才是贸易的终点。所以,南海诸侯们并不甘心由大食人把持贸易通道,他们的目的是自己来控制商路的一切。也因此,拖古烈认为大食人没有说实话——无论极西诸国是怎样的情形,但终究不太可能是大食人口中的蛮夷。
现在耶律濬已经知道,商业能够带来财富。
虽然契丹人不乐经商,但是大辽还有汉人与渤海人,将来还会包括高丽人。他的国家不太可能与南朝、南海的诸侯们争夺海道的控制权——他只要看看地图就知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海路上,他满足于与南海诸侯之间的贸易,这已经能带给他的国库前所未有的收入。
但是,在陆路上……
耶律濬的视线,自花剌子模往西,缓缓移动。
西边有土地,有财富,有生口奴婢,还有通往极西各国的商路……这才是耶律濬——大辽皇帝——真正的雄心!
南朝可以在南海封建十九国诸侯,他除了阿果外,还有十四个儿子!
若将固有的国土分封给儿子们,只会削弱大辽的力量,儿子们只会互相攻战,反而造成大辽的内乱。
但若封得足够远呢?
若是比花剌子模还要辽远的地方呢?
原本,西边的土地对他没什么用处,即使打下来,也无法统治。毕竟契丹的根基在东方。但倘若他其余十四个儿子中,能有几个英武过人的皇子,他并不介意分点族帐给他们,让他们去西边开基创业。
耶律冲哥对他说,李秉常曾经在一幅天下舆图前,用马鞭敲着花剌子模与大食的国土,不可一世的说,这些地方,日后全将姓李!
耶律冲哥回答他:这还要看大辽想不想让它姓耶律。
……
这就是今日之契丹!
这就是由他耶律濬重新缔造的契丹!
只不过,在做这一切之前,终究必须要彻彻底底的解决南面的问题——正如宋朝最大的外患永远是大辽,大辽最大的外患,也永远是宋朝!
即便不提过往的恩怨,如今的南朝也终究是个要解决的麻烦——如若南朝蠢蠢欲动,朝中充满了好战的野心家,不肯正视大辽与南朝的平等地位,休说是西征,便是东征高丽,他也得时时刻刻在南京与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