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4 / 10)
日,姚太尉便要先率拱圣军北上,进驻河间府!”
唐康这番话一说完,众人脸上皆露出欣喜之色。众人都知道,他口中的姚太尉,指的乃是赫赫有名的“关中二姚”中的老大姚兕,而“姚君瑞”,则是老二姚麟。自从种家兄弟相继去逝,年轻一代的种朴、种建中等人皆还未成气候,二姚便成为西军将门世家中声望最高者。尤其是姚兕,官至正四品上忠武将军兼拱圣军都指挥使,位列枢密会议。由他统兵前来,无疑是给河朔诸军吃了一颗定心丸。
陆师闵便即笑道:“有姚忠武先来,那我等便可放心了。只是前日所颁诏旨……”他突然提起这话头,众人的脸色都又变得凝重起来,一齐望向唐康。
唐康知道陆师闵说的,是朝廷日前颁布天下的《敕榜赵、冀八州军民诏》。这道敕榜,是直接颁给河北赵、冀八州军民,告诉他们契丹已经大举南犯,朝廷已然召天下之兵北上御敌,然恐契丹残暴,残害八州百姓,乃谕告诸州百姓,凡愿意南撤者,朝廷将沿路设粥场提供食物,并在大名府、相州、卫州直至汴京,及黄河南流南岸之京东路诸州搭设棚帐,提供避难之所直至战争结束。
这份敕榜,毫无疑问是受到许多官员质疑的。但是两府颁给各府军州县之敕令中,措辞严厉,勒令各级官员必须执行此诏,否则将以贻误军机论处,亦由不得他们反对。
然而,赵冀等八州的官员倒也罢了,诏书中提到的大名府等将要接收难民的府州官员,却不得不面临巨大的考验。他们要防止大量的难民带来的犯罪、暴乱、疫疾,就必须提供充足的粮食供给与足够的住处,并且保证医药供应。可是他们谁也无法预测到将有多少难民到来,虽然敕榜中朝廷提供了指示,告诉哪些州县的难民应该尽量前哪些州去避难——但实事上,人人都知道这难以做到。许多的百姓根本没有任何地理知识,他们只会随着最多的人群向南边涌来。
而大名府则是首当其冲。
便听陆师闵又说道:“自敕榜颁布以来,每日皆有数以百计的难民进入大名,以后恐怕还会更多。我们已经得到消息,章子厚在河间府,不准逃难百姓进城,数以万计的百姓正沿着官道南下——如今官道根本无法北上。”陆师闵望着一脸平静的唐康,继续说道:“我已经给沿途州县下令,反正他们也要南撤了,干脆开仓赈济,给那些百姓也提供粮食,免得他们饿死,发生疫疾。只是南逃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再加上朝廷颁布了敕榜,大名府储粮再多,康时你刚才也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