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都城洛阳(2 / 4)
横跨洛水,连接南北的大桥道:“这座叫天津桥,你看它规模如此的大,据说当初可是动用了几万人才造成的。”
李隐走到桥上,放眼看去,这洛阳城不愧为大隋帝都,端是繁华无比,据说为了使洛阳有都城之实,洛阳城建城之时,杨广从全国各地迁来了数万户富商巨贾,又将河南三千多家工艺户安置到郭城东南隅的洛河南岸十二坊居住,所以眼前才有此气象。
“只是现在这座城市的繁华,又能保持多久呢?”李隐心中默默想到,杨广要征高丽了,这个天下离大乱也不远了。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李隐与李建成在天津桥下船家女的清亮歌声中,走下了天津桥。
唐国公府位于城内洛水之端,外郭城西北处,因毗邻气魄宏大的东皇宫,所以在这里居住的无一不是当朝的达官贵族。
李隐刚和李建成走到唐国公府的大门口,便见到一个八九岁的男孩牵着匹小马从里面走了出来。
“大哥,你怎么现在才回来,要跟我一起去打猎吗?”那男孩向李建成说着已骑上了小马。
李建成笑着道:“元吉,快过来见过你哥哥李隐。”那男孩便是李渊与窦氏所生的第四子李元吉了。
李元吉瞥了一眼李隐问道:“他的母亲跟我们母亲是同一人吗?”李建成愣了一下,回答说不是,李元吉立即兴趣缺缺的道:“那就只是个庶子而已,有什么好见的,我跟人打猎去了!”
李元吉说完,一挥马鞭,疾奔着走了。
李建成神色有些尴尬的向李隐道:“元吉岁数还小,你别跟他一般见识。”李隐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
李建成带着李隐进了门后,发现平时热热闹闹的国公府,现在竟见不到几个人,他之前明明有叫了人提前回来吩咐,让大家都来迎接李隐的。
好不容易瞧见府中的一个管事后,李建成连忙上前问到:“窦叔,府中的人都去哪了?”
窦管事回答:“夫人去白马寺上香了,其他人都跟着去了。”
李建成这才恍然,转头向李隐解释道:“我母亲特别信佛,所以会隔三差五的去白马寺上香还愿。”
之后,李建成将李隐带到了西边的偏院,说是这里以后就是李隐的住的地方了,李隐见这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