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五年计划和大萧条(3 / 19)
1921年的普遍萧条中恢复过来。到1926年时,工农业产量已达到1914年以前的水平;但这对苏联领导人来说还不够。从1914年起,人口已增加了800万,因此,战前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标准还未达到。而且,这些标准对19世纪的沙皇俄国来说已是不充分的,更不用说20世纪的苏联了。更令人不安的是富裕农民即富农(kUlak,其字面上的意思为"拳头")及其支持者的力量不断增长。由于农产品价格已降到1913年时的一半多一点,而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却几乎增加了一倍,富农公开敌视苏维埃政权。他们生产了大部分剩余粮食,所以,采取的报复手段是:或者减少自己的产量,或者不把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以迫使价格上涨。因此,苏维埃发现为城市居民提供粮食越来越困难了;敌对的富农能够随意使城市居民挨饿。这就是在预示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即将到来的伟大革命之后十多年中的令人不愉快的形势。
国家计划委员会 1924年,列宁去世,于是,关于用什么来取代新经济政策的经济问题便同由谁来继承列宁这一政治问题连系在一起。在布尔什维克党内,有一派基本上要求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而且,还认为在价格问题上应向富农作出让步,以便鼓励他们增加产量。一些剩余产品可以卖到国外,所得的收入用于发展工业。这一计划遭到了另一派的反对,理由是它不会带来工业化所必需的大量资本。因此,这一派希望通过全面规划来加速工业的发展,依靠所增加的工业产品去鼓励农民提高他们的生产率。当约瑟夫·斯大林成功地出头当党的领袖时,他采纳了第二派的有计划的工业化的建议,不过,他也作出了自己的同样重要的贡献:农业集体化;这一计划的目的是在不作经济让步的情况下强迫农民生产剩余粮食,从而获得工业化所必需的资本。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旨在使这一计划生效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由于国家安全方面的原因,苏联利用了各种资源、采用了各种说服和强制的手段来加速这些五年计划的实现。
这些计划是史无前例的,因为它们为国家的整个经济的改造和运转提供了蓝图和办法。"国家计划委员会"(Gosplan)是中心,它由相当于西方内阁的苏联内阁——人民委员会任命。直到今天,国家计划委员会的职责仍是根据政府提出的总方针和全国各地送来的统计资料制订计划。
政府(实际上是共产党的领导者)作出种种基本的决定,如某项特定的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