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改编清平调(2 / 4)
起吃完饭的林声晚不抱希望地问了一句,没想到叶如思忖一会儿,试探着说,“艺术生?”
艺术生?
“以后当演员的话,可以考专业的演艺学校,网上就是这么说的,”叶如也只知道个大概,“据说文化课的分数会低一些。”
两人才在上初二的年龄,考大学对她们来说实在太过遥远了些,林声晚略提一提也就罢了,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先把学习搞好,不能给原主拖后腿。
不到一周,古风音乐社团的秘书再次联系她,并发来一个试录样品,她略听一听,改得的确大众化了些,林声晚不了解流行音乐这块,不好给评论,对方兴致勃勃地说想请她来唱这首歌,海报和mv他们来弄,只要挂上社团名字就好。
[这是在邀请我加入你们社团吗?]林声晚笑了一声,[为什么不请更有名气的歌手呢?]
[我们社团男歌手比较多,女歌手的气质不适合这首歌,]秘书很快回应道,[她们走的是“仙”、“灵”路线,这首歌写的盛唐杨贵妃,路子不同,而且,有一段编曲老师们认为用你的语言唱效果更好。]
原来如此,看上了她的“中古汉语”,这就跟歌曲里加入一段戏腔差不多,林声晚犹豫片刻,谨慎地答复,[好吧,那我试试,你们可不要抱太大希望。]
她接下这个活儿,将闲置在衣柜里的简陋麦克风重新搬出来,社团提供伴奏音频,她不需要再用古筝拌嘴,喝了口蜂蜜水润润喉咙,她试着哼了一段。
唔,总感觉有些怪怪的。
她对自己唱的这首歌曲不太满意,试唱三遍,选一个社团要求的版本,一个自己唱起来舒服的版本扔给对方,秘书收到后很高兴,似乎没想到她的效率那么高,[要用“声声慢”这个名字吗?]
[别,]林声晚对自己的演绎不是很自信,她不想毁了这个网名,[“早早”吧。]
秘书拿到两个版本的改编《清平调》,在企鹅群里戳编曲的老师,将歌曲发过去问他要用哪一版,等了半天,对方发来一小段话,“第一版是照着我们提供的样品唱的,演绎得不错,第二版嘛……”
“如果说流行和古风是一个天枰上的两端,第一版靠近流行,第二版更似古风,两个版本都挺好,要不,你问问社长?”社长念完这段截图,无力地往后一躺,“怎么又推给我。”
他静静躺了一会儿,撑起身来打开两个版本的演唱,正如编曲老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