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父子约定(4 / 5)
恋不舍的看了一眼,然后沉声道:“记住你与朕的约定,至于你心中的疑惑,待你加冠之日,朕会给予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不等赵构有任何反应,宋徽宗、赵似两人便消失在黑夜之中;赵构再次追上去时,只能听到马匹奔驰的声音,唯有回到这个茅舍之中。当他回到房间才发现,不知何时自己的床上放着一沓厚厚的银票,最小的一张是十两,最大的一张是百两,零零散散加起来有一万两白银。
赵构看着手中厚厚的一沓银票,紧锁眉头,沉思道:“居然有一万两银票?难道这是父皇留给我的!……父皇从一开始就知道我的心意,这些银两是留给我在路上吃喝用的,只不过一万两的银两,父皇就不怕歹人眼红吗?”
于是,赵构收拾一下后便休息了!
“皇兄,你真的决定让他独自一人上路?”此时,宋徽宗、赵似两人早已回到宫中,赵似还是有些疑惑道。
宋徽宗沉声道:“既然构儿想要独自一人走江湖路,朕也不好说什么。如今,朝纲暂时被朕压制住。但是,这种局面,必定不会是长久之计,朕也不可能真的将所有的大臣全部罢黜官职。”
“构儿已有六岁,他的身高也不像一般六岁儿童,又有一些武艺,朕不会有太多的担心,只不过遭遇到真正的高手,兴许会吃亏,这样也好,让他吃吃亏再回来。待他加冠之日,还有十年时间,朝纲之中暂时被朕压制住三年,不出几年会再次迎来一次争论,那个时候又必须重新想办法稳住朝纲才行。”
“至于构儿,十三弟,你派两个人跟在他的后面,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绝不出手!”
赵似点点头,沉声道:“皇兄,朝中文武大臣全部都被你震慑住了。正如你所言,只不过是暂时的办法,不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必须要用其它方法才行。只不过,这样下去,臣弟担心朝中大臣会有其它意见。”
“朕何尝不知道这个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一切只能看未来了。如今,朕留给他的只有时间,为他争取时间,到时候再由他处理。有些时候,朕也是有心无力,根深蒂固的思想包袱,真的难以撼动,唯有遭遇到巨大危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问题。”
宋徽宗赵佶、蔡王赵似两人都沉默了,低头不语,面对着大宋王朝的危势,他们身为当权者早已明白根源在何处,只不过他们的身上背负着巨大的包袱,不能轻易地放弃,否则必定是朝纲大乱,民不聊生,失去民心,权衡利弊后,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