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烈士英魂(5 / 6)
,功效虽近,却远不如希望号角这般神奇。”
“那罗喉戒玺又是什么?”泰逢的一问,好似让伏龙想起了什么,“天竺传说,古有一非天名唤罗喉,偷食不老不死甘露,被日月双神发觉,斩下头颅,其时罗喉饮甘露正至喉中,因而首级不死。罗喉自此深恨日月,首级终日追逐日月,得而吞之,其身躯化为计都星,带来灾祸与浩劫。这罗喉戒玺是否与这个传说有关?”
“关于罗喉戒玺的实际功用吾亦不明。但传闻拥有它,便可掌握天下。而最后的下落似乎消失在万古皇陵。但因为无人可开启其门,渐渐被世人遗忘了。”雅僧的话令泰逢大摇其头,可信度不高,雅僧亦是心有同感,“实际上,两物皆是传闻中的物品,拥有者大多先去,实际上的功效可能与传闻大相径庭。而高领之花,更是闻所未闻之物。”
“那卧佛前辈来自灭轮,为何也参与这场盛会?”伏龙转问卧佛,卧佛亦是如实回道:“好友凤凰鸣之事,已暂告一段落。我前往磔霞台,是为了另一位故友,众天。”
“众天?!不是传闻众天前辈早以羽化,何以又牵扯进了苦境?”众人疑惑不已,但也心知必有后文,卧佛也不相瞒,如实道来:“众天羽化,尚有后事。其实好友众天早以修得佛门交天之境,入度不转轮。”
“入度不转轮?这是怎样的密法?”
“生而在世,苦海沉浮,欲脱轮回,了生死,实是无时无刻无止境的勤苦修行。然则天命有限,难阻无常,入道涅盘,便尽了身前之事。”卧佛话语一顿,随后继续言道:“也因如此,修者往往转世轮回,在世修行。在世修行虽是一法,然重入轮回,必从童蒙开始。妙智未开,难免沾染俗情,更耽误修行。修行者所盼望者无非早证大道,早得一刻,便是一刻。也因此,众天修行了入度不转轮也。”
“你尚未说明这是怎样的修行法门。”
“灵识未降,肉体先生。也就是说,在众天入灭之前,他之肉体早在世轮回,早降人世。”伏龙等人啧啧称奇,灭境竟有此妙法,“本来众天之肉体早已降生,众天入灭之后,他之肉体便该承接天命,待众天灵识回归,再入修行。但实情是吾与凤凰鸣苦等多年,仍不见众天归来,恐怕是众天前辈出了意外。众天十世修行,灵识不灭,若有差池,定在他处。吾欲找寻众天今生之肉身,一探缘由,却无线索。”
“确定是在苦境?”
“确定。”
“佛友前往磔霞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