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强行征调(4 / 6)
山路,跟随刘警官蹒跚前行。
行路一个多小时后,久疏运动的两人,已是气喘吁吁,步伐也变得越发沉重。终归是女孩子,叶曦顶不住提议小憩片刻再走,韩印也举双手赞同。山路行走经验丰富的刘警官,劝两人还是坚持一下,早间山里气温低,一坐下,身子凉了,容易感冒,而且很难再迈动步子,还说他们现在正处在运动极限状态,迈过这个坎,身子就会轻松起来。
在刘警官的鼓励下,两人咬牙坚持,而为了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刘警官讲起金刚山的典故。
“据传,在远古时候,金刚山原是沧海一隅,波涛汹涌,巨浪滔天。周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来,龙王派一白龙来此地镇守,白龙到此地,前几年勤奋工作,及时行雨,此地便风调雨顺,百姓安乐。可时间一久,他便居功自傲,成天睡觉,不思行雨,成了一条懒龙。几年下来,周围大旱,土地干裂,五谷不生,百姓深受懒龙之害。玉帝得知白龙行径,大为恼火,便从远处移来金刚台压住白龙,并在四周定下四根龙王桩,以此定住金刚台。金刚山山高势险,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
刘警官绘声绘色的讲述,成功让两人忘却身子疲累,脚下轻快许多。大约两小时后,他们终于到达山顶。
站在山顶,天空仿佛触手可及,蓝天白云下,层峦叠翠、绿树碧水,盛开的杜鹃花,红艳艳遍布山野。俯视,半山间,一条条犹如长龙的绿色梯田,波澜起伏,错落有致。再往下看,隐约可见,数十间黑瓦土砖民房,形态大小,如出一辙。
刘警官介绍说:“金刚山村世代以种茶为生,那些绿色梯田是茶树田。现在是三月中旬,正值采摘春茶时节,估计村民都在田里忙着。”还说,“村里没有学校,只是个办学点,主要是给一二年级的小娃上课,大一点的便都到山前上寄宿小学。倒是在办学点见过一个年轻女老师,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要找的人。”
身系任务,如此美景,两人也只驻足片刻,便继续赶路。
下山相对省力,不到一小时三人已近身茶田,果然有大批村民在采茶。看起来村民和刘警官都很熟络,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和刘警官打招呼。
刘警官应着,走到一个包着白头巾身材纤瘦的中年女人身前,问:“村长呢?”
那女人冲刘警官身后的韩印和叶曦打量几眼,说:“在村里给娃们上课咧。”
“村长上啥课,不是有一个女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