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魔域(2 / 4)
底底的黑就是说,睁眼和闭眼,有眼和无眼没区别的那种地方。假如手电筒耗尽电源,咱们恐怕就永远走不出这里了。
想起来,这要比天坑里还要绝望万倍不止。
我不禁想到,那任务里的地底工程,也就该是这种感觉吧——彻底的黑,永无止境。如果逃出了这里,希望黄班长会下达撤退的命令。我可不想再去体验这种幽闭黑暗的感觉了。
但如果走不出去呢?我又问自己。走不出去,那就该原路返回,继续在天坑里绕圈!想到这一点,心中又是一阵重压。
一前一后的光束,效果很好。既能照探前路,也能亮清脚下的乱石。实际上,这条岩道不如外边儿看起来的那样阔气,由于整体是倾斜而下的,头顶的石笋又挂得老长,稍不注意,脑袋就会撞上那些尖锐的石笋。
石笋尖锐得异常,估计掰下来可以当刀子使。就像冰锥子一样,能轻松的扎死人。五个人都侧着身子,放缓速度,低腰而走。如果脑袋顶到了锐石上,就该头破血流了。
我走在黄班长的身后,视线相对来说最好。虽然身处岩体中,但这里并不尽是石头的天堂,光束之中,我看到一条藏在石缝里的红黑蜈蚣,也见着一只在光束下慌忙逃窜的、巴掌大小的蚰蜓。
蚰蜓二字,说起来各位可能会陌生,但大家肯定都见过。
这家伙在民间俗名“钱串子”,我插队那地方的乡亲们也叫它“草鞋虫”。蚰蜓长得跟蜈蚣很像,也是有千百只脚。但比起蜈蚣,它的样貌更会让人发毛。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些脚,既跟蜈蚣数量差不多,又跟蜘蛛差不多长。
而快速躲窜在乱石间的这一只,个头比平常大不少,全身也还发着褐红。说不定是个大毒物。
幸好旗娃那小子没看见,这东西要是挨着它了,估计会从地跳起,将头顶的石笋通通顶碎。
长话短说,这一段路,除了陡险之外,也没什么值得描述的了。只是说,这地方让我觉得很神奇。你看,那些奇奇怪怪、千姿百态的岩石,究竟是为何生起的呢?
回想起黄班长讲的那个故事,恐怕那些苏联人是得到了上帝了真旨,才学着他,在地底打起了洞。大自然,真他娘神奇,可以在地面开一口巨大的天坑,也能在石岩里凿出空间,辟出一条狭长的天然隧道。
等到石面厚稳,脚感平缓,已是一个多小时后的事情。岩道毕竟不是人为修建,那是依着老天爷的爱好,不是为了适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