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谈判(2)(5 / 6)
美国人都比不过,又拿什么和日本人竞争?事实上,欧洲车款最受欢迎的地方,还是欧洲自己。
当然,中国是个例外,在这个正急速发展着的国家里,各种各样的好车你几乎都能见到,因为中国本土,几乎不出好车。
或者,红旗算好车,却有几人能在市面上见到?
本田公司在去年的10个项目的评比中拿到了5个第一。其中,本田雅阁被评为价格在2万美元到3万美元之间的最佳家庭轿车(这是事实,不过那不代表卖到中国的也是这种车。我对日本人没好感,但对他们已有的成就还是得承认。)。另外,丰田和斯巴鲁(日本富士重工的分公司)各获得了2项第一。而日产M35豪华轿车被《消费者报告》评价为在舒适度和操控性能等综合方面表现卓越。
如此强烈的对比,使得欧联公司几乎成为一个弃儿。
日本人的理念很清晰,用最俭约的成本造就最实惠的好车。
欧洲人的车子,质量好,价格高,耗油大。万一出了撞车事故,只要不是太强烈的事故,一般人不会有事,车子也不会有事。
日本人的车擅长充分变形,一撞就变形,充分保护了车子里的住客,却不保护车子。因此价格低,实用率高,极易受到大众好评。
原本这两类车各有各的长处,一个是适合于中高端市场,一个是适合于平民市场。
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美国报刊业的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消费者报告,这个全美国甚至全世界最公正的消费指引报告,在立场上也不得不出现一些变化。
说到美国报刊业,又是一个搞笑的事情不得不提。
美国的报刊业由于竞争日趋激烈,报纸价格上不去,所以真正的收入几乎全部靠广告维持。
可是一份报纸上所能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于是,为了登载越来越多的广告,以吸引足够多的广告费用,报刊业的业主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他们的办法很简单。反正国家也没限定一份报纸的纸张页数,纸也不值钱,我就尽了情的印呗。
于是,每天都有海量的报纸往广告上登,报纸的刊印数量不断增加,最后读者们拿到手里的,已不再是一份报纸,而是厚厚的一本书了。
象纽约日报这样的大报,甚至曾经创下一份报纸300多版的记录,其厚度简直可比上一本《牛津大词典》。
想方便的兄弟们有福,买一份报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