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三章 中东(2 / 4)
,他在德黑兰可谓是混的风生水起,毫不客气的说,在伊朗国内,从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到总统哈塔米,乃至军方的大批要员,诸如国防部长沙姆哈尼、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法维,几乎都与他有着很不错的私交——当然,私交只是他的自己所说的,至于这份交情究竟是私交还是“公交”,郭守云不清楚,而且他也不是多么感兴趣。他真正感兴趣的,是普洛科林斯基的另一个化名——沙利赫。
郭守云在当年第三次去往朝鲜的时候,就曾经在部分朝鲜人民军军官的口中,听到过沙利赫这个名字,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朝鲜素来很少接受外来投资,除非是出于政治目的的考虑,任何外来的商人在朝鲜都是寸步难行的,而有着一副白皮肤、蓝眼珠的沙利赫,却是这其中一个相当特殊的存在。郭守云当初对这个沙利赫并不感兴趣,他之所以会记住这份名字,是因为这家伙向朝鲜提供了四艘价值超过千万的货轮,在这其中,就包括后世相当出名的“江南一号”。
经过几年的所谓拼搏,普洛科林斯基的生意做得很大,在俄罗斯、在朝鲜,乃至在中国,他都有生意存在,而且这家伙花起钱来似乎从来都没有什么顾忌,这从他送给霍尔尼科娃的那串钻石项链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对于一个普通的商人,动辄拿出价值数千万美元的古董首饰做礼物,那显然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说当时参加宴会的双方可谓是各怀鬼胎,但是呢,表面上的气氛倒是相当热烈的,就在这种热烈的宴会气氛中,郭守云从普洛科林斯基那里听到了很多遮遮掩掩的暗示,而通过对这些暗示的分析,他了解到,这个普洛科林斯基显然是在试探什么,而这种试探呢,也极有可能是来自德黑兰方面的。
因为当时大家都是初次见面,彼此间的接触还处在试探阶段,因此,郭守云对这些暗示没有做出任何表态,转过来,他倒是开始畅谈莫斯科的政治局势以及中东地区刚刚出现的和平迹象。在这个时候,普洛科林斯基似乎也敞开了话匣子,他将自己对中东和平以及科索沃战争的部分看法,逐一表述了出来,也正是通过这一番谈话,郭守云才对中东所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个较为详尽的了解,而这些东西,显然都是将来他用的上的。
无论是巴以和谈还是叙以和谈,真的就是中东所有国家都愿意看到的吗?亦或者说,真的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愿意看到的吗?很显然,这个答案不可能是肯定的,至少,这种局面德黑兰不愿意看到,北京不愿意看到,平壤不希望看到,莫斯科也不应该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