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拜师仪式(中)(2 / 3)
夺理!书写之事,乃是为了发扬学问教化世人,岂可与你弄出的这些奢华之物相提并论?”
赵云泽也上来脾气了,他又问孔颖达:“奢华?孔博士,小子请教,何为华夏?”
“华夏即中华,中华即华夏,如此浅显的常识,你竟来问我?”孔颖达看向赵云泽的眼神中满是鄙夷。
赵云泽又问道:“那华夏与四夷有何区别?”
“华夏之人,皆懂礼仪;四夷之人,皆未开化。”孔颖达答道。
赵云泽摇了摇头,轻笑道:“非也非也,华夏之人,也有作奸犯科不识礼仪为何物者;而四夷之人,也非都是未开化之民,他们同样有自己的礼仪和文化传承,有的夷族,甚至还有自己的文字和书籍,不能一概以未开化视之。”
“那你又有何教我?”孔颖达反问道。
赵云泽胸有成竹的一笑,道:“华者,美也;夏者,大也。中国有服装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这华美的服装和博大的礼仪,都是区分中华与蛮夷的重要标志。孔博士岂可蔑视奢华之物?”
赵云泽的这段解释,其实是从后世网络上看来的,他说的那句“中国有服装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是来自于后世汉服复兴者常说的一句话。
至于这句话真正的出处,赵云泽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他用来辩驳孔颖达的这句话,恰恰就是孔颖达在他的传世典著《春秋左传正义》中所说过的一句话。原文是: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只不过,《春秋左传正义》是孔颖达在贞观十二年任国子监祭酒后才开始写的,而现在却还是武德年间,这句话却是孔颖达第一次听见。
赵云泽的辩驳之语一出,孔颖达顿时愣住了。“这……某要再好好想想。”
小胜一局,赵云泽心下洋洋得意。恰在这时,正厅门口传来一阵爽朗的大笑声:“哈哈哈哈……好一个‘服装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呀!某尚未进门就听到如此佳论,真真不虚此行也!”
赵云泽和孔颖达、程咬金连忙望向门口,只见房玄龄正一脸笑容的走了进来。
“老房,你来的够早的!”程咬金跟房玄龄打招呼道。
房玄龄笑道:“若是来晚了,又如何听到云泽的如此佳论呢?看来,义贞(程咬金字)给处默贤侄挑中这位授业恩师,还真是眼光独到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