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游子归乡(2 / 3)
中想起起一个人来,问道:爸,我想问一件事……梓杨爸狐疑地看着他,意思是这还有两个月才开学呢,现在就要钱了?不按套路出牌啊!
算了,梓杨突然打消了心中那个念头,将吐到嘴边的话又噎了回去。
放假在家呆了一个星期,梓杨就有些受不了了,乡村没有什么娱乐手段,同龄的孩子多年不见,基本上也断了来往,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剩下的时间就是歪在床上看电视,再无聊的节目也能凑合着看一整天。幸福的日子不过七天,七天之后妈妈慈祥的母爱逐渐被暴躁磨去了踪影,从刚回来的爱不释手就变成了天天碍眼。整天数落梓杨好吃懒做,看看邻居家的狗剩、毛蛋,十几岁人家就下水捞鱼,上山犁地,后屋的小子二十几岁就娶妻立家,你看看你,二十岁的人了,还整天吊儿郎当懒得带不动腚……
梓杨的妈妈正是四五十岁如狼似虎的年纪,加上更年期,脾气大的不行,屁大的小事就能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更何况梓杨这样好吃懒做的儿子整天杵在跟前当靶子。山村的妇女也是民风彪悍,兴致来了摸出一把小板凳,坐着能骂两个小时还不带重样的,而且个个都是好嗓门,声音高亢,穿墙入壁――关键是骂人的时候还不耽误干活。
每次开骂的时候,往往能把梓杨爸爸也给牵连进来。这时候梓杨爸就默不吭声,梓杨有次问,为什么这么能忍。
梓杨爸说:这就是爱啊!
梓杨妈吼道:爱个屁,老娘说话就是耳边风,你一句也没听进去,整天就知道夹着嘴巴,一棍子闷不出一个屁!你看看让你煮个米饭,每次都能烧糊,说了多少次也不听,你那个驴耳朵长在猪腚上了……梓杨妈骂起人来,一点也不考虑事物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梓杨爸也毫不生气,像革命先烈一般,打死我也不顶嘴,眼神悠然地望着远方,一副我思故我在的神情。
梓杨最受不了的是老妈总拿邻居家的孩子跟自己比较,听意思,别人家孩子就算是种地,都比自己一个大学生有出息。妈妈数落起人来总是这么不讲道理,看你不顺眼了,浑身都是缺点,起床不收拾被褥都是大罪更别说睡懒觉了,而且喜欢翻旧账,连几年前骑自行车碾死邻居家老母鸡的事儿都能翻出来。
梓杨可没父亲那样的修养,被数落几次就忍不住还嘴,结果却换来狂风暴雨般的反击。最终还是在语速和逻辑上败下阵来,白憋一肚子气。这样来来回回交战几次,每次都想掀桌子暴走,终究是不敢,毕竟兜里没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