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最后一餐(2 / 3)
板会错了李川水来的意思,他以为李川水是得知了他摊位即将关门的消息,特地带女朋友过来吃饭的,所以感动的很,也就乘兴当了东道主。
但实际上,李川水只是误打误撞,又恰好最后一个人走而已。
带着一些诧异,想通其中这些环节的李川水不动声色,又问这位“二哥”道:“老板,我就不明白了,你这店开了这么多年,客流又好,怎么就开不下去了呢?”
“哎!”说到痛心处,饭点老板摇了摇头道:“这么好的地段,如果能干,谁不想继续做呢?可是我的店被大人物盯上了,想干也干不成了……”
“大人物?”李川水皱眉,带着一丝好奇道:“哪个大人物会和一个烧烤摊过不去呢?你详细和咱说说呗?说出来,我帮你想想折,最不济,你心里也能痛快点。”
李川水的话,显然将饭店二哥深藏心底的郁闷勾了起来。
于是,老板带着一副苦闷的样子,如发泄一般,将自己和这烧烤摊的悲惨命运,告诉了李川水。
通过他的话,李川水首先知道,这位被他们叫了许多年“二哥”的男人,真名叫刘二增,是从川西过来的袍哥人家,阡陌子弟。
刘二增在大学城门口开“二子烧烤”的历史,几乎和大学城建城的历史一样长,他成功“进驻”的秘诀,只因为自己摸准了学生们的口味,制作性价比很高的肉串美食,同时又不掺假。
仗着自己接地气的经营和朴实的制作,刘二增的店一开就是十几年,这期间周围的店铺换了一家又一家,高楼起了一座又一座,只有他的店面一直没有改变,延续了许多年,迎来送往了许多学生。
不过做生意这种事情是瞬息万变的,你自己不改变,并不代表就不会改变。
这几年,大学城附近的经济圈逐渐热络了起来,围绕着这些学生,兴建了许多的商业中心,美食作坊。
而在这些商业圈之中,作为最好地块的“二子”烧烤店,也很快进入了那些开发商的视线。
于是乎,那些人带着真金白银,车轱辘一般找刘二增谈过,许多人愿意花五六百万的高价将他的小门帘买下来,改头换面,重新经营。
对于这些邀请,生性保守的刘二增是非常不屑一顾的,而且他的门帘产权又在自己手上,所以他不同意,别人也奈何不了什么。
可是在三个月前,一个叫“牛一毛”的家伙,却突然改变了刘二增的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