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警示自己(3 / 5)
曲花费了杨羽五天时间才算录制完成,其主要原因在孙华书看来,还是杨羽的唱功问题。
他是野路子出身,一开腔孙华书就皱起了眉头,不但呼吸不对,发音也有问题,这些情况在舞台上不算问题,但放进录音室内,就会变得非常显眼。
孙华书表示,他继续用这种不科学的方法进行演唱,对他的嗓音也会带来伤害。
所以他在录音室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孙华书在纠正那些不好的习惯,让他从发声到气息,都要求更加的科学规范。
但习惯并不是一日能改变的,时间紧迫,孙叔华只能在录制歌曲时,尽量帮着杨羽纠正。
不过孙华书发现,杨羽这个年轻人虽然才华不凡,但却从未恃才傲物,面对他的指导,都非常谦虚的接受。
并且杨羽不怕吃苦,十分努力,这让孙叔华非常满意,光凭这份谦虚努力的态度,就远胜圈子里的不少人。
有了之前录制《夜空中最亮的星》的经验,第二首《倔强》的录制就顺利不少,一下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小半进度。
走出录音间,孙华书对杨羽肯定的点了点头,显然今天的表现不错。
杨羽上前语气恭敬的说:“孙老师,多谢您这几天来的指导,我才有现在的进步。”
他之所以语气恭敬,不单是因为孙华书对他的帮助,同时也是对孙华书在业内地位的尊重。
孙华书外表四十多岁,带着一副黑框眼镜,衣着朴素,看上去就像是个普通人,可其实人家在业内绝对是顶级的制作人。
从业二十几年,手握十数张畅销唱片,六座华夏金曲奖,无数歌王歌后争相想要合作。
人家这么大牌,还能跑来给他这样的小虾米当制作人,完全是看在他经纪人金燕秋的面子上。
杨羽明白,有了孙华书这种知名制作人帮他,专辑还没推出就会引来极大的关注。
而对他这种新人来说,想要专辑能卖出去,关注度就是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说他对孙华书的恭敬,也是理所应当的,毕竟关乎他的利益。
尽管孙华书业内地位很高,但却并没有因为杨羽是新人而敷衍,工作的时候一点都不马虎,对杨羽的要求十分严格。
“其实做你的唱片反倒很轻松,至少我不用去操心收歌的事情,要知道光是听demo选歌,找人编曲就要花费很多精力,你这张专辑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