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价之争(3 / 6)
件很好的事情,这是因为很难在推介与销售过程中获得较好的认购,而且即使勉强上市发行,其股票的后市表现也难以乐观,有可能造成破发。
这既会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影响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和投行的声誉。
所以投行在定价时,一般会为投资者预留出一定的盈利空间。
当然,承销商大多会包销或者承销部分股份,也就是说,如果发行价定的低而市场认可,上市大涨的话,承销商就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有时承销商也会从这一点考虑,适当的压低价格……
所以,公司上市的过程,也就是公司、投行、基金就利益进行衡量、判断和分配的过程。
从流程上来看,海外上市时投行定价的方法,是以预测的价格区间通过路演去做市场询价,也就是所谓的“book-building(订单生成管理)”过程获得机构客户的订单,把客户在不同价格下的认购金额汇总,如果在高限的订单超出倍数很多即可上调,反之亦然。
也就是说,投资银行给公司定价的流程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根据折现现金流法和相对估价法提出初步价格范围;其次,给出初步定价区间之后,上市公司通过路演等市场推介活动进行市场询价,即看机构客户对股票的反响情况。后者决定最终的发行价。
但是,由于后市上涨的原因有可能是散户和订单没有满足机构,甚至是对冲基金的追买,投行要做到精确到上涨30%之内很难,尤其是对于互联网公司。
正是因为整个上市过程存在着太多的环节和不确定因素,所以才能体现承销商的专业性和价值所在。
风行的上市承销商最后确定为5家投行,分别为Goldman Sachs(高盛)、 JP Morgan Chase(JP摩根)、Credit Suisse(瑞信), Morgan Stanley(摩根斯丹利), Citigroup(花旗)。
其中高盛为主承销商。
这五家承销商的分工各有不同:
高盛、瑞信与大摩负责招股说明书的内容,然后就是负责监管上市后的禁售期(一般为上市后的90到180天)。
JP摩根主要负责估值与发行的结构(即老股与新股的比例等等)。
同时,高盛还有一个工作,就是担任股价稳定机构。也就是最坏的情况下首日不能跌破发行价(绿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