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二蚕(1 / 3)
从严父拿来了炭盆,管家牛伯就紧跟在后,紧张地看着丝线最后的成色,这一批蚕据说是变种,是由西州那边一个名贵品种变异的,知道的人不多,自家主人也是无意间得到的,花了大力气培养的。;
若是失败了,这投下去的大笔钱可就打水漂了,而相对的,要是成功了,这其中的获利可是要翻好多番的。
牛伯很满意地点头,“很好,继续保持,我去找老爷。”牛伯一直提着的心就放下来了,之前好几个人都没能成功将这批茧做好,看来找到古氏,这次还真是挖到宝了。
严父点点头,没有多说话,又去看柴火的情况,时不时地注意着炭盆,也是两头跑,所以缫丝这个活计,一个人可是很难做下来的。
古青娅揉了揉眼睛,看得眼睛有点酸,而且过了小满,这天气虽说时冷时热,但可比之前热多了,更别提古氏坐在个热锅灶旁边,说是汗流浃背也不夸张了。
再看一旁的刘冰冰,整个人全神贯注的,就盯着古氏的动作看了,那认真劲儿,可比自己要强多了,古青娅心里有些惭愧。
缫丝这种活儿,可不是看一看就会的,真的需要时间的酝酿的,现在的缫丝好手,可都是三四十岁的人,而这其中也是有少许男工的。
据说在西州湖州那些生产丝绸的地方,无论男女那缫丝纺织都是一把好手,而向阳府的丝绸也就比较一般了,倒是藕粉要出名一些。
接连几天,两个小姑娘都去大榕村吴家,在古氏的丝车旁边蹲着看,看久了,过程就摸清了,剩下也就是一个熟练度的问题了,要手脚眼并用,脑子还要转个不停,不是说想做到就能做到的。
而古氏缫丝剩下的那些剩蛹衬或是不好缫丝的茧,会有专门的人收走去处理。这等上等蚕茧缫丝剩下的,也不需要再另外漂洗,只要用特定工具剥开就成,这样弄出来的,一般称为棉,不是那种木棉。
这种丝绵也是有分等级的,虽说比丝稍下等,但在纺织的时候,有的会和丝线一起纺织,因为特性不同,又有比例的差别,出来的成品可是很不同的。
古氏倒是不觉得自己有多累,就觉得女儿这样呆一旁看着,可不舒服,就让她们回去,说等二蚕三蚕的时候,可以拿来练练手。
古青娅一听,觉得也是,天天往吴家这么跑,虽说人家管事的不说,但心里肯定不舒服,毕竟属于闲杂人等一类,若是哪边出了意外,有些事儿也难说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