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著书(2 / 3)
回来的路上,时不时能碰到归来的儿童黄牛,山羊也是不少,孩子们手里口袋里更是装了不少桃金娘,吃得嘴唇都有些发黑了。
“青娅,你说,我有必要把我这身本事给写下来吗?”严父心里有这个想法,但一直没跟儿子说,但跟女儿提起来却是没有丝毫压力。
尤其是这两年,这个想法就更加强烈了。他想起了拿到改良种子相关的书籍时候,那会就有了模模糊糊的念头。
当时肚子里没多少东西,经过这些年研究摸索,也经过虫灾,也看过植物本身的疾病,可不都是让所有人发愁的事?
每个地方的地理环境不同,一套东西也不见得适应其他地方,就像那种子改良只能作参考。
“爹,这个好啊,怎么就不能写下来了,现在就可以开始动笔了,反正青禾在家,你口述他写。”古青娅倒是非常赞成,农事是一国之本,不说留名声,能有益于子孙后代的事,怎能不做呢?
“我以前一直以为这是读书人才能去写的,一直没敢跟青禾提。”一是读书人的身份重要,其次就是书籍贵,纸墨也不便宜。
古青娅停下来,认真地看着严父,“爹,现在青禾考中了进士,改换门庭,但不代表我们严家的后代以后不会有人务农,就算不传出去,留作传家宝也很适合啊,我们的后代总有需要它的人。”
“真不会让人笑话?”
“有谁敢笑话您,那肚子里没点东西能写出来传世的人,凭什么呢?”古青娅铿锵有力地说道。
“就是我,也想写一两本书留给我的孩子,一代代传下去,不是什么诗词歌赋,而是一些他们能在学习生活中用上的知识。”
“当然我也不是说诗词歌赋这些文章不重要,但我们不是文采斐然的才子,那就着眼与我们自身就好。”为了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古青娅又举了例子。
“像有些大夫,他的医术厉害,有自己的本事,如果他著书写自己的观点论述,探讨病例,以后学医的人看到,可不比较几个徒弟更有益于人吗?”
这一长串话让严父的内心有了很大的撼动,原来有些事情还可以这样来理解。
“青娅,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些话我要让青禾给写上。”严父欣慰地看着女儿,“我们做父母的都没能教给你太多,你很努力。”
但这里头却不知道吃了多少的苦,严父心里有些酸酸的,只以为古青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