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目的(2 / 3)
应当属于教化民众的一种吧。”
古青娅不由想起了三化县现在的情况,而且齐秋生又是熟人,由那开始吧,那是自己的家乡,她希望那变成人人称颂的有德县城,而不是提起就说净出无德无行人的恶劣之地。
“娘子说的好主意,我整理之后,会给齐叔另外发一份的。”姜荣安笑着说道,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说了这么久,娘子也累了,先休息吧。”
“我倒是不累,这天热了些,我就在这看看书。”古青娅摆摆手,用小勺子给往自己的嘴里塞了一颗腌渍的杨梅,酸得眼睛都眯了起来,但吃起来又感觉神清气爽。
肚子里这个,古青娅就感觉到自己的口味变得很奇怪,酸甜苦辣每隔个两天就要换中口味。
也亏得是在物产丰饶的南方,要是在北方,非要愁死不可。
日子一****地过去,天气由炎热到凉爽,古青娅的肚子就跟吹了气一样涨了起来。
这段时间内,姜荣安不是在书房内埋头苦作,要不就是去寺庙里待个大半天,与里头的高僧谈经论道,有时候甚至在寺庙里过夜。
还会跪在寺庙前念上几篇地藏王本愿经,回想给已经过世的父母。
人死如灯灭,以往的恩怨也就一笔勾销,寺庙中的氛围,总是让人的心很快静下来,思想更加开阔,与师傅的交谈,也一直给他惊喜。
出家人并不代表不问世事,反而看得更加清楚透彻,尤其对于那些根本的问题。
比如师父就很不赞成开启海运一事,淘金热就说明了人心对利益的追逐以及浮躁,也会促生更多的问题来,而这些问题带来的后续影响,可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有些事情是人力无法扭转的,都是命,人命、国命,大抵如此吧。”
“就是如此,才更需要对民众进行教化,否则长此以往,怕都是没什么廉耻之心的行尸走肉了。”
姜荣安适时表达了自己对于教化一方面的想法,尤其是有关于学堂和女德的,寺中的师父的一些言语的确是切中时弊,提出的意见又是非常可行。
姜荣安一一记录下,从端午到现在,他还未给陛下寄过密信,他不知道是不是有暗卫会将自己所作所为都给呈报上去,但他也那么担心,他早就做好了打算。
在中秋前,一定会将陛下想要的东西,还有他想要给陛下看的东西一齐寄出去。
没有意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