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结局(2 / 3)
能被很好的重视,即使比目前使用更加先进方便,往往给蹉跎个几百年才会被人所重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姜荣安如今已经是工部尚书,每日的事务并不轻松。面面也早考中状元,如今携妻儿在外地任职,两个小女儿也已出嫁,留在两人身边的,也只有飞飞一家人。
皇帝那边没有回复,姜荣安便利用自己的渠道,去寻找那些曾经发明过东西的人,有价值的便收集整理,而后利用职权将能推广的就广泛使用,小范围的,就让专门的人试验。
对于姜荣安这种行为,不是没有人提出意见,不过皇帝都默许了他的这种行为,暗地里,甚至给清了不少的障碍。
姜荣安很清楚该在什么地方适可而止,什么东西不去触碰。
只是,就像之前所说的,个人能力有限,姜荣安和古青娅的年纪也不小了,两人决定编写相关的书籍,若有人能有所启发,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说到底,两人还是有遗憾的,他们想的图书馆到底没有建起来,只是他们的时间也不多了,不是什么都能做到。
两人还是第一次合作编写书籍,开头是由古青娅来写,畅想未来有比马车更快的交通工具,教育普及,图书馆随处可见,社会安稳,人民生活幸福……
目录是分类的,从已有的东西去推想,比如一个目录是自动化,从水车的发明以及运动,是不是有那不需要人力的自动机器来代替枯燥无味的工作。
所有的目录都是这样,立一个题目,然后从已有的东西去畅想推测,而姜荣安就负责理论以及数据来结论成功的可能性。
这是古青娅写得最天马行空的一册内容,至于理论这最困难的部分,那就是姜荣安该发愁的了。
青纱对于古青娅和姜荣安的打算并没有说什么,但也没有给予帮助,这个世界的变化已经足够多了,它没必要再插手。
它看着这对夫妇从少年中年到即将步入老年,他们的一生并没有太大的波折,只是有些起伏罢了,但他们做的一切,无意间改变了许多东西。
经过反复订正修改,成书被送去相熟的印刷作坊印刷。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书籍印刷出来的时候,皇帝手中就拿到了。
齐王那边也很快也看到了相关书籍,有野心却不与兄长相争,而是向外扩张领土另外称王的人,想法以及眼光自然是与众不同的,也更加有魄力。
在姜荣安和古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