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面条叫汤饼(2 / 2)
别看年纪小,人也瘦,可那手劲儿真不是盖的,李季阳半梦半醒都无法跟她抗衡。
“几点了?”李季阳很不想起床,昨天他干活累坏了。
“已经日出了。”小萝莉费劲的将少爷从榻上扶起来,立刻上梳给拢了拢头发。
日出?
李季阳脑袋慢了半拍,日出就是古代的卯时,也就是现代的凌晨五点到六点五十九分的时间。
爬起来之后,他就推了纯雅出去,自己换了衣服,穿的七扭八歪,纯雅进来之后,又给他重新整了一下,才看着平整很多。
洗了脸漱了口,李季阳才精神许多,早饭已经摆好了,一大早就是炖肉,炖肉里放着面条!
“一大早就吃面条啊?”李季阳觉得还挺新鲜。
“少爷,这是汤饼。”纯雅小萝莉小声提醒少爷,随后又疑惑的问李季阳:“面条是什么?”
李季阳低头一看,那面条的确是很宽,有点裤带面的意思,但是这个时代的确没有面条,只有汤饼……。
考古发现与史料证明,面条起源于中华大地,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
最初所有面食统称为饼,其中在汤中煮熟的叫“汤饼”,即最早的面条。汉刘熙《释名·释饮食》中有索饼;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有“水引饼”,是一种一尺一断,薄如“韭叶”的水煮食品;面条的形状最后定格为长条。
到宋代,汤饼也改称为面条(唐时叫“不托”)。面条的这种样子,使人的联想“因势赋形”,把面与生日、寿诞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