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龙山村(2 / 3)
这里盖学校,做龙山村的志愿教师。
并非周鼎的人格多么崇高,而是他实在受够了城市中匆匆忙忙的节奏,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几乎都戴着一张面具,将自己的真性情深深的隐藏。上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便被龙山的风景所吸引,产生了在这里安家落户的念头。
然而,外人要想融入一个与世隔绝的山村谈何容易,而龙山村需要教师,正是一个契机。
周鼎曾经是一个孤儿,几个月大的时候,被遗弃在h市孤儿院门口,孤儿院的院长之所以给他取了‘周鼎’这么一个高、大、上的名字,是因为捡到他的时候,他的脖子上戴着一个三足鼎状的青铜吊坠,吊坠上面刻有一个凸起的‘周’字。
周鼎六岁的时侯,他的养父——周怀文和他的老伴前来孤儿院慰问孩子,发现了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周鼎。这个孩子的眼神清澈悠远,身怀一种无法言传的灵性,老两口对视一眼,相互点了点头,当天就办理了收养周鼎的手续,将其带回家中,如亲子一般抚养教诲。
周父是h市师范大学的古文学教授,与当今很多的‘砖家、叫兽’不同,周父是一个德才兼备的教授,是一个身怀魏晋风骨的文人,他这一生,培养了不少德才兼备的弟子,唯一的缺憾便是没有一个儿子,退休之后常感人生不够完美,收养了周鼎,老两口也算弥补里这一缺憾。
不曾拥有过的亲情,很快的融化了孤僻的周鼎,生活的幸福令周鼎慢慢的开朗了许多,像一个正常的小朋友一样,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
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养父母收养周鼎的时候,已年过六十,待到周鼎上高三的时候,年过古稀的周父生命走到了尽头,留下了一句;‘挺直脊梁做人’的嘱托,撒手而去。
当天,养母因为悲伤过度,散手人寰,追随周父而去。
当时,周鼎感觉天都要塌了,幸好有周父的几位弟子前来操持丧事,事后,周鼎拒绝了诸位师兄的援助之意,整整用了一个月,从失去父母悲伤中走了出来,凭借着父母留下的存款,磕磕绊绊的读完高中,读完了大学,毕业之后,满怀壮志的加入了滚滚的就职洪流。
周鼎一直记得,周父临终之时,说的那句‘挺直脊梁做人’,然而,刚刚毕业,且没有什么人脉的周鼎,要做到这一点,何其难也。
几年下来,周鼎前后换了十几份工作,大公司也好,小单位也罢,几乎到处都有潜规则的存在,以致周鼎对当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