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恢复真气(3 / 4)
个枝桠,摆个姿势,慢慢寻找《易筋经》的修炼感觉。
他爷爷的,以前看小说时可没听说真气还得用心才能修炼。
来这世界后才知晓,练习内功必须得有那种若有若无、玄之又玄的感觉,而修炼的过程便是为了控制这种感觉,将之转化为身体本能,就如呼吸般自然。所以,习武之人必须首先练心,只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攀上武道的巅峰。
基本上所有的高手都是经历重重磨难才能有与之匹配的修为,只有凌风这个怪胎在独孤求败这个不世天才的培养下,短短几个月就有了许多人一生才有的成就。
正如凌风所想,独孤求败的授徒计划确实有些揠毛助长,急于求成了。一切太顺利了,使得凌风的心境修为远跟不上本身实力的增长,《易筋经》被他短短几个月就练至第五层便是明证。
君不见在酒楼时他尚可抽取时间行功,但原先平和的心境一失,他恢复个功力都很难。其他与他一个级数的高手,哪个不是可以迅速入定,在不经意间便可恢复,哪有他这样如初习者一般寻感觉的?
当然,功法越高深,对心境的要求就越高,《易筋经》乃是难得一见的武学宝典,这也是造成凌风这种尴尬状况的一部分原因。
《易筋经》的功夫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练成此经后,心动而力发,一攒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涨,似雷之发。
独孤求败当年所修便是《天龙八部》中依图谱而练的功法,但是否真由达摩所遗已不可考,他心存怀疑,竟到少林寺学了几个月的梵文,把原版《易筋经》自个儿翻译一遍。
其时他已是大宗师的境界,比那些少林高僧不知高了几许,去芜存菁,关于武学部分不过短短一千余字。为表谢意,他将一篇译文留给少林方丈,传之后世。
《易筋经》确实博大精深,非武学的部分看似佛家禅宗的讲义,其中却包含着达摩对宇宙和人性的透彻理解,对独孤求败的天道求索有着不可估量的益处。
他所得的《易筋经》原划分为九个层次,原搬不动地传给了凌风,全部经文也逼他熟熟记住,非是不给他讲解,一则凌风修为太次,时机未到,二则凌风古文水平太差,独孤求败几番教导,对他忍无可忍,便放弃了。
一直以来,凌风在独孤求败的庇护下,《易筋经》的修炼进展迅速,从未走火入魔,其中颇有《冰心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