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破碎虚空(1 / 10)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天元十年的春天。
此际,正是春光烂漫的三月,山花烂漫,金陵帝都熙熙攘攘,热闹非常,街上行人一副富足的神色,偶尔在可以看到脸有风尘之色的负箧行人,这些人或是身穿白色儒服或是背着兵刃,更让帝都金陵显得繁华。
不过,路上行人倒是对此没有什么奇怪的,今年乃是三年一度的科举大考之期,大夏各地士子云集金陵大考,以期金榜题名,好一展抱负。
十年间,大夏政令推行,官府的学堂与民间学堂不断兴起,各家学者纷纷著书立学,官府也放松了学堂的权限,民间学士多有开馆收徒,有麓山、墨攻、彝堂等学馆,除了官府规定需要的学科,便是传授各家的精义学说。
大夏朝廷自十多年前,不再独尊儒家,扶持百家,各家学说熙熙攘攘,再次复兴,朝廷以取各家学说治理天下,若要受到朝廷青睐,便要有真才实料,这些年来,儒法强势,正是朝廷治国所用,外法而内儒,其余各家若要出头,便是要在这大考之上下功夫。
因此,为了大考,各家学子都是出尽九牛二虎之力,而金陵也是热闹不已,不是可以见到各派学子唇枪舌剑,争论不休,这也是金陵的一大风景了。
大考分为文武二科,武者,乃是韬略与武道,会在金陵武道学堂的演武场,一教高下,胜以决高下,前五十名可得奖赏,鳌头更是被授予官衔,派遣前线历练,乃是青云之路。
帝国武风盛行,更是以武立国,帝国皇帝与帝后便是武道强人,传闻已是天道高手,入得大宗师之境,有此圭臬,加上朝廷的鼓励,各地道场的兴建,武德教育深入人心,民间也出现了各家学派,传授各家武学,因此,武举也是激烈非常。
这些年来,帝国扫平外患,往东,东瀛之地归附,已成帝国瀛洲,更远处,往里之外,扶桑之地,有新长安等城建立,乃为帝国疆土,往西,西域诸国咸服,往北,草原各族纷纷归降,往南,南海舰队依然出征南洋诸地,捷报频频传来,大夏可谓强盛。
这日,风和日丽,天公作美,金陵街上,热闹非常,街上有士子摆卖着字画,不时地有行人驻足,赏玩不停。
“爹爹,爹爹,你看,这里好热闹!”清脆的嗓音带着豆蔻少女特有的甜美嗓音,便如同潺潺泉水一般,甜美非常,路人各自赞叹这声音甜美清脆,下一刻就是眼前一亮,但见一个身着白色罗裙的豆蔻少女说着两条长长的辫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