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中兴(17 / 18)
是想与先期撤往广西的忠贞营里应外合,抢夺地盘。曹志建不仅不开关放行,还趁着夜色突袭堵胤锡残部。
在混战中,堵胤锡父子侥幸逃脱,经由贺县(今广西贺州)、梧州,于六月十五日辗转抵达肇庆。
来到朱由榔的眼皮子底下,堵胤锡也没有安身日子。瞿式耜、李元胤(李成栋之子)等人百般排挤跟“流贼”走得很近的堵胤锡,屡次以“丧师失地之罪”进行弹劾。百口莫辩的堵胤锡实在混不下去,于八月二十四日离开肇庆。临行前,堵胤锡向朱由榔上疏表明心迹:“臣决不敢逍遥河上,贻外人指摘,惟有廓清四海,以申此意。万不得已,当捐此身,以报皇上耳。”
堵胤锡没有食言,他想联络忠贞营北上,但适逢李锦病逝,李来亨、高一功不便出师。十一月二十六日,积劳成疾、心力交瘁的堵胤锡在浔州郁郁而终。
赶走堵胤锡、忠贞营后,济尔哈朗在湖南再无敌手。清军在洪江击溃袁宗第、刘体纯部,随后占领沅州、靖州,衡州、全州也相继失守,广西的北大门再次洞开。
驻守道州的焦琏兵分三路反攻全州,被勒克德浑所率清军击退。焦琏再次组织反攻,又被济尔哈朗亲率大军击溃,焦琏退守桂林,道州落入清军之手。
至此,在湖南作战的永历军队只剩下一支——何腾蛟派去执行“拆台”战术的郝摇旗部。郝摇旗是典型的一根筋,任凭湖南打得多热闹,他始终辗转于湘黔交界地区追剿陈友龙的残部。陈友龙“告御状”未果,返回湖南跟郝摇旗死磕,结果在混战中阵亡。
清军向西突袭正忙着“追穷寇”毫无防备的郝摇旗,郝部一路溃败至广西庆远(今广西宜山),清军一路打到贵州黎平府,湖南全境已尽入清军之手。
在收复湖南的问题上,永历朝廷一向秉承“不出工也不出力、坐等江山归自己”的方针。如今仗打成这个样子,永历朝廷上下的意见也高度一致:湖南惨败,得有个说法!
罪魁祸首当然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何腾蛟,但“此人已死,有事烧纸”,上哪儿找他问责?想鞭尸也办不到,尸体在人家清军的手里,谁敢去要?
何腾蛟一了白了,得有活人出来背黑锅,首选当然就是堵胤锡。刚才说过了,堵胤锡一到肇庆,就背上了“丧师失地之罪”的黑锅。——“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上哪儿说理去?
“逃跑帝”朱由榔其实挺器重堵胤锡的,他既能干实事,又不拥兵自重,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