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条暗流波浪宽 (2)(1 / 3)
着他。杨修看到一位独臂客人拘谨地跪坐在一旁,正露出勉强的笑容。
“杨先生?您不是在许都忙聚儒的事情吗?”杨修有些惊讶。杨俊抬起一条胳膊,施以残礼:“我这次北上,是去高密迎接郑玄大人的,顺便到官渡来,给郭祭酒捎点东西。”
汉代以来,征迎大儒都需安车蒲轮的礼仪,杨修心想难怪帐篷外停着那么一辆马车。他和杨俊同是汉室机密的核心参与者,彼此心知肚明。杨俊这简单的一句话,藏了不少讯息,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郑玄老师身体还好么?”
“前一阵子他还亲自回信给少府大人,笔迹清晰流畅,可见精神还不错。”杨俊回答。
许都聚儒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把当代名儒郑玄请去。有他在,这聚儒之议才名副其实。孔融已经做通了荀彧的工作,袁绍那边也有“荀谌”协调,于是许都派出杨俊去接郑玄——杨俊是边让的弟子,在儒林身份不算低。
郭嘉笑嘻嘻地起身给杨修也舀了一勺酒:“杨公是杨太尉义子,也算是你的义兄,今天咱们可要多喝几杯。”
狐狸的颈毛忽地直立,杨修心生警兆。郭嘉挑出这层关系,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他拿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问道:“对了,是捎什么东西如此贵重,还值得杨公亲自绕到官渡一趟?”
杨俊还没答,郭嘉先说道:“还不是我这身体的毛病嘛。须得用我老师华佗的药方,才能缓解。只是这药方所需药材都比较稀罕,合药不易。我前一阵有点忙,把带的药丸都吃完了,只好让荀令君再弄点原料来。”
“原料?”
“是啊,华老师的药方,只有他和他的弟子懂得调配,旁人都不懂,我只好亲力亲为。”郭嘉拍了拍榻边,那里搁着大大小小十几个锦盒,想来都是各类珍稀药料。
“你是怕东山的人给你下毒吧?”杨修挑衅似的说,语中带刺。郭嘉哈哈大笑,抓起一个锦盒放在鼻下嗅了嗅,不屑道:“能害到我的人,只有我的老师而已,余者皆不足论。”
郭嘉这是话里有话,杨修脸色一僵。杨俊赶紧打圆场道:“郭祭酒真是全才,谋略不说,居然还精通岐黄之术。华佗能有你这样的弟子,也足以自傲了。”
郭嘉摇头道:“华老师若见了我,非杀了我不可……不过回想起当年那段时光,可真是幸福呀。每天除了背诵《青囊经》、采药合药以外,什么都不用想,心无旁骛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