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林海雪原”案(5 / 6)
品,那玩意儿有钱买不到。
那时候你要买拖拉机,是要一机部批条子的。
农民们对买康拜因非常支持,纷纷表示可以出钱。身为党员干部,安书记最受信赖,负责去找门路,买拖拉机。不能不赞一句,1981年的党员干部,还是很有威信的。
安书记,工作勤奋,待人公平,在勃利这地方深孚众望,也是个能人,但等到了牡丹江,可就心有余力不足了。走组织程序,那还不得猴年马月?
当时的干部,腐败不是问题,僵化是问题,拖拉机在库里,审批手续不全,就是开不出来。
跑完了牡丹江跑哈尔滨,一无所获。这拖拉机,上哪儿买去啊?安书记可就犯了愁。这时候,要真能拿俩钱润滑一下,未必不是好事儿呢。
这人要是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不免见人就叨唠。在去沈阳的列车上,安书记碰上一个姓齐的小伙子。听到安书记的苦恼,小伙子说你别急,我认识一个姓葛的兄弟,特有本事,说不定,就帮你给解决了。
“兄弟,那敢情好,可让我怎么谢你呢?”安书记万分高兴。
“成不成还两说呢。”小伙子显得挺实诚。
到了沈阳,小伙子带来了他的朋友。一聊之下,这位姓葛的朋友说拖拉机有啊,直接去北京吧,我姐夫就在北京一机部工作,你们跟我走吧。
后来参加破案的警察说,这安书记最大的问题是半辈子碰上的都是老实人……
这能算问题嘛,老萨这半辈子碰上的也是老实人居多啊。
警察同志说还有半句呢,加上那时候就八个样板戏来回演还没互联网。
就八个样板戏,里面人物都跟脸谱似的,可怜安书记在勃利半辈子,也不知道天下骗子长什么样。要搁现在,别说被骗了,心眼稍微不活泛的外国骗子到中国来,能扛住诱惑不买仨拐带回去就算他有定力。
【2.“教授”破案,可比“重案六组”的狠】
安书记跟着姓葛的到了北京,果然见着了他姐夫。姐夫上衣兜里别着一支钢笔,一看就是大机关出来的。
别看是大机关出来的,对农民一点不嫌弃。姐夫很耐心地听安书记讲这档子事儿,说我们有政策要支持边疆农民的,你不要担心。
但是,申请批条总还得些时日,人家说了,让安书记回家去等。
这样,安书记老老实实就回去了。用他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