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处还真不怎么在乎级别。(21 / 22)
出来了。算数额看时间,不用问就是赃款。
这回,葛同心媳妇再看“教授”,就跟耗子见了猫一样。“教授”还是那么温文尔雅,但是问题可就一个跟着一个上来了。
那媳妇就只有撂了。
葛同心老妈厉害,自从进来,就两眼半睁半闭,跟修行似的,一言不发。
不过,“教授”干脆懒得理她。这边都竹筒倒豆子了,你还那儿折腾什么啊?
一下午,就审清了葛同心媳妇该知道的所有事情,她是牡丹江站上的勤杂,所以葛同心他们怎么利用铁路线投机倒把、倒卖车票之类的她都知道。金、葛、齐三人老在一起,感觉似乎是干了些“大买卖”,经常隔一段手头就很松。
可是这三个人合伙做了案子,并不和家里说,家里人也不问,这属于心照不宣的事儿。比如,藏在茅厕下面的东西她是知道的,但具体是什么,她没多问过。
具体到葛同心他们的去处,这媳妇只听葛同心说他们要“进山”。
经过和其他人证物证的比对,“教授”和刘队长认为葛同心媳妇的交代比较靠谱,齐葛两家在山区有不少亲戚,也许他们就是投靠亲戚去了。
不过,他们也同时了解到,葛、齐二人都是当地的“地里鬼”,对地形道路十分熟悉,认识进山的各条小路。所以,在周围设卡拦截的各个检查站,没能截获这两个人。
那警察们就只好自己去搜了。
临近晚上,从哈尔滨借来的警犬到了。“教授”他们突审葛同心媳妇的同时,刘队长已经在组织搜索队,这支搜索队人数不多但十分精悍,连“教授”他们也每人从当地警方借了枪。当夜就开始追击搜索。
在警犬的跟踪下,警方先后找到案犯丢弃的食物和自行车。但线索到山中一处铁道线附近中断了。当地警方判断,他们两个是扒了火车。这种火车并非我们常见的列车,而是运木材的窄轨小货车。在东北林区,这种玩具一样袖珍,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火车,至今还在使用。它的速度比较慢,基本没有管理人员。所以扒这种车,并不需要铁道游击队的身手。
“教授”看过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那里面就提到过这样的小火车,时隔30余年,小火车的形制都没什么变化。
带着这样一种遐思,“教授”问道:“这小货车通哪儿的?”
海林县,就是座山雕的威虎山那疙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