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2 / 13)
足的同时,出版者却感叹于科幻书那区区几千册的销量。结果,我们基本上只有为热爱而创作的科幻作家,鲜有为版税而创作的科幻作家。这不是有责任心的出版人所乐于看到的现状。
科幻世界作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专业科幻出版机构,一直致力于对中国科幻的全方位推动。科幻图书出版是其中的重点之一。中国科幻需要长远眼光,需要一种务实精神,需要引入更市场化的手段,因而我们着眼于远景,而着手之处则在于一块块“基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基石,我们并没有什么限定。因为,要建一座大厦需要各种各样的石料。
对于那样一座大厦,我们满怀期待。
序
没见过墨熊,只读过他的小说,包括两部长篇。当然,都是科幻。
2010年科幻世界笔会,曾计划邀请墨熊参加,但责编说他不喜欢这类活动,见面的机会便就此错失。或许墨熊认为,作品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吧。
墨熊的小说科幻色彩并不浓烈,但紧张刺激,好看。文如其人未尽然,但我却相信作品能够展现作者的价值取向,在与墨熊不多的电话和网络交流中,这一点得到了印证——墨熊无意于在“核心科幻”领域向刘慈欣、王晋康们发起挑战,他希望开辟一条更容易赢取市场的科幻之路,希望用情节、悬念和神秘感征服读者。“这才是中国科幻当下最应该突破的方向”,墨熊热切的声音让我印象深刻。电话那端未见面的人也因此立体了起来。
这不免让我想起用“三体”系列为中国科幻树起一座崭新里程碑的刘慈欣,想起与他某次畅谈时他的那句,“写《三体》这样的小说难以持续发展。”显然,墨熊和刘慈欣从不同的方向,勾画出了一条共同的科幻繁荣之路——降低科幻门槛,赢得更多读者。
这当然不是唯一的路,有很多的路,刘慈欣的路、韩松的路、夏茄的路……这些不同的路构建出科幻空间的广阔。
这当然也不是全新的路,这条路的前面远远地走着倪匡、后面还跟着罗隆翔等一群年轻人,连何夕也时不时走到这条路上瞅瞅风景。
这当然也不是核心科幻迷所认同的路,他们怀疑科幻会因此丧失其核心价值,痛苦于科幻的“堕落”。
但这却是一条值得我们鼓励去探索的路,跟其他的路一样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
墨熊已经默默踏上了这条路,并通过《末日祷言》和《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